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国学论坛

  • 《幽兰》一曲传千古:古人弹琴为何离不开兰花?

    《幽兰》一曲传千古:古人弹琴为何离不开兰花?

      北京一扫几日前的雾霾,晴空万里,家中兰花仿佛也有所感应,应时应景地开了。如洗的碧空,加之若有若无的清冽兰香,不觉一扫连日来的胸中块垒,心情变得温和而沉静。  如同士无

    2016年12

    26

  • 传统智慧润古今:什么是“君子文化”?

    传统智慧润古今:什么是“君子文化”?

      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去年的大会上,我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

    2016年12

    25

  • 阿拉伯之路是个什么路?国博“沙特出土文物展”告诉你

    阿拉伯之路是个什么路?国博“沙特出土文物展”告诉你

      阿拉伯之路,是香料之路?朝圣之路?还是走进国家博物馆B3展厅,阿拉伯之路沙特阿拉伯出土文物展,会将观者心中的疑惑,逐一解开。  此次展览汇集了沙特阿拉伯十余家博物馆的4

    2016年12

    25

  • 治国该以礼还是依法:孔子为何激烈反对法制透明?

    治国该以礼还是依法:孔子为何激烈反对法制透明?

      春秋时期大体说来,是齐、晋、楚、秦、吴、越六个大国互相争锋,攻城略地,此消彼长。最难过的就是夹在大国之间的一百多个二三等小国了。子产就出生在一个小国—&mdash

    2016年12

    24

  • 明清紫禁城内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样多

    明清紫禁城内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样多

      养心殿东暖阁外墙地下火道的排烟口  现在正值寒冬时节,因为有暖气,使得室内温暖如春。不过,在很多年前的北京城,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暖气。明清时期,即便是皇帝生活的紫禁

    2016年12

    24

  • 中国第一大鼎应该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大鼎应该叫什么名字

      后母戊青铜方鼎  编者按  11月1日本报第33版发表了记者专访《司母戊鼎名称不容置疑》,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已被收入到中小学教科书

    2016年12

    23

  • 儒家为什么不是宗教

    儒家为什么不是宗教

      孔子像  草创时代的思想家大都有一种苦行色彩。苦行的极端化,即为宗教。章太炎认为,“墨家固然近宗教”,但是墨家最终未能成为宗教,儒学也如此。儒学不是宗教,

    2016年12

    23

  • 刘梦溪论国学(七)马氏定义能否破解国学教育的困局

    刘梦溪论国学(七)马氏定义能否破解国学教育的困局

      如果我们认同马一浮重新给国学下的定义,即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具体包括经学和小学的内容,那么国学在今天的具体发用,特别是其施教内涵的展开,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了。  首

    2016年12

    22

  • 古代冬至位列“三大节” 皇帝祭天为何要选这一日?

    古代冬至位列“三大节” 皇帝祭天为何要选这一日?

      今天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民谚有言: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2016年12

    22

  • 46件外文书籍 看欧洲人最早如何介绍中国(图)

    46件外文书籍 看欧洲人最早如何介绍中国(图)

      从茶叶到染料,从中医到《易经》,中国的古老知识与器物是如何被介绍到欧洲的?  一场汇聚了46件珍贵外文图书的展览勾勒出中国与欧洲两千多年交流的轨迹:西方最早介绍&ldq

    2016年12

    21

  • 单霁翔谈为何叫停故宫修缮:四大问题令人无奈

    单霁翔谈为何叫停故宫修缮:四大问题令人无奈

      2002年,故宫启动“百年大修”规划,计划持续到2020年。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4年至2015年间,这一修缮工程却中止了一年多的时间。12月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2016年12

    21

  • 继承鲁迅思想 找准文化坐标

    继承鲁迅思想 找准文化坐标

      今天,我们要顺着鲁迅的脉络,继续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既了解自己的传统,又能够站在人类认识的最前沿,了解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审时度势,创造

    2016年12

    20

  •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

    韩国阳明学的发展

      朝鲜时期对阳明学的认知开始很早,按照朴祥编写《辨王阳明守仁传习录》的时间推断,应该是在中宗十六年(1521年)。此时王阳明才50岁,距离其代表作《传习录》首次在中国刊行(

    2016年12

    20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