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活动推荐

贵州修文:践行“知行合一”打造“阳明心学圣地”
时间:2017-07-31 17:33:11  来源:中新网  作者:刘鹏  

1.jpg

 

  贵州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一隅。 唐福敬/摄

  三伏时节,漫步贵州修文街头,干净整洁的路面、文明礼让的城市风貌加之凉爽的气候让人倍感舒适。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古名为龙场,地处贵州中部,取“偃息武备,昌明文教”之意。因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龙场悟道,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体系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王学圣地”。

  “‘知行合一’是一种思想的追求,文化的追求,就是把想到的变成做到的,就是‘知’与‘行’的统一。”修文县委书记孙华忠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修文县践行“知行合一”,不断加强阳明文化传承、弘扬和发展规划,努力打造“阳明心学圣地”。

  为发展阳明文化,早在1995年6月,修文县就以社团形式组建了“阳明学研究会”。2010年修文县成立了“修文县阳明文化研究发展中心”,2015年,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修文县阳明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作为县文旅局内设机构,作为县人才培育、对内研学、活动组织、对外交流的常设机构。

  2014年,修文县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和“做足文化,做成精品”的目标定位,以阳明洞为核心,规划建设建设了中国阳明文化园。让阳明遗迹在修缮和保护下,融入了文化展示功能、商贸服务功能、生态居住功能和公共管理功能为一体的阳明文化园。

  同时,修文县不断搭建文化传播高端平台,让阳明文化走向国际化。

  自1999年以来,修文县立足阳明文化特色,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了社会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也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方位加强阳明文化渗透和引领,提升全社会道德涵养和文明程度,努力实现“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阳明精神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强自信自觉,修文县探索实施阳明文化“九进”工程。

  阳明文化“九进”是指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部队、进景区、进家庭、进商铺。

  即:开展阳明文化进机关活动,展现“清廉为民、知行合一”新形象;开展阳明文化进农村活动,展现“乡风文明、幸福家园”;开展阳明文化进企业活动,展现“知名品牌、良心产品”;开展阳明文化进学校活动,展现“志向高远、品学兼优”;开展阳明文化进社区活动,展现“互助关爱、社会和谐”新风尚;开展阳明文化进部队活动,展现听党指挥;开展阳明文化进家庭活动,展现“优良家风、最美家庭”新风气;开展阳明文化进商铺活动,展现“诚信经营、用心服务”。

  孙华忠认为,阳明文化“九进”工程是厚植阳明文化,让阳明精神浸润各领域,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体现阳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如今的修文,干净整洁的路面、文明礼让的城市风貌正是阳明文化浸染的成果。同时,在阳明文化的浸润下,言行一致、躬身笃行、遵德守礼、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已在修文县蔚然形成。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刘鹏]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