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希沃走心公益 温暖大山留守儿童
时间:2017-03-09 11:12:29  来源:腾讯网  作者: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的改革,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外出务工者,而他们的子女在农村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必要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沉重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面对6100万名留守儿童,企业及公益组织可以做些什么?”最近,很多公益组织,特别是关注儿童与教育类公益的企业和组织都在讨论这个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为留守儿童带来改变和温暖。希沃(seewo)用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

  偏远山区儿童的成长一直广受社会关注。而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七个年头,希沃(seewo)近期发起的视频连线公益行动走进四川盐边县,借助交互智能教学设备,用公益行动为孩子们与父母带来跨越千里的亲情沟通,让留守儿童“看见”亲情和关爱。

  

 

  “看见爱的希望”,让留守儿童家庭亲情归位

  盐边县箐河傈僳族乡,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攀枝花市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当地民众受教育程度低,贫困问题突出。乡里的岩门教学点现有学生79人,其中住宿生50人,而教师仅有5人。2016年10月,希沃(seewo)首次为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捐赠了一批高科技的交互智能平板,改变了过去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丰富。

  但希沃(seewo)给孩子们的关爱并不止步于设备的捐助。今年2月底,一场主题为“看见爱的希望”视频连线的公益行动在这所小学悄然展开。希沃(seewo)再次进入乡里,为留守儿童带来了跨越距离的视频连线。公益活动中,以希沃(seewo)交互智能平板为载体,共8组学生代表通过网络视频对话,与父母“隔空相见”。暖心而让人动容的现场,大屏幕上父母熟悉的脸庞让孩子们倍感惊喜和感动,很多孩子不禁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也给他们春节后离别父母的失落带来温暖和抚慰。另外,活动还驱动留守孩子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的欲望;促进留守家长家庭教育意识的提升,对留守孩子的精神关爱意识的提升。

  

 

  信息化条件渐丰,希沃呼唤关注“精神留守”

  近年,随着国家教育资源的倾斜和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而岩门教学点的信息化条件在希沃的帮助下,也有所好转。但除了物质条件,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据希沃(seewo)工作人员透露,此次“看见爱的希望”公益行动缘起于一次捐赠点的回访——希沃的支教人员观察到,在这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长年不在身边,长期缺失亲情和父母关爱令他们性格内向、情绪低落,缺乏安全感。这些情绪细节的捕捉,让希沃(seewo)员工发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亟需关注。于是,通过交互智能平板,让孩子们与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见面”的公益想法由此萌生,并在短短数周内迅速变作行动。“看见爱的希望”公益行,目的不仅是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启“爱的窗口”、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团聚”的公益活动,同时更是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关注。

  

 

  热心教育公益,从行动者到倡导者

  近年,作为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希沃(seewo)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截至2016年底,希沃(seewo)耗资超过300万,深入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8个省份的35个教学点,为400多位乡村教师、5000多名学生交互智能平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及推拉黑板、图书、体育器材等基础物资。

  希沃(seewo)在未来的公益事业中,一方面将会继续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捐赠设备,为他们搭建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将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关爱偏远地区儿童的公益行动,让更多孩子在精神世界得到关注、心灵得到关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