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报考与就业

“慢就业”可能只是听起来很美
时间:2017-08-05 10:42:43  来源:网易新闻  作者:柯劲杰  

   “毕业后就一定要立刻就业吗?”带着疑问与迷茫上路,一些90后、95后毕业生或去贫困地区支教,甚至回到老家继续思考探索,同时也将新的疑问抛回社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对“慢就业”的毕业生们多些包容,多些鼓励?

  在就业压力居高不下,毕业生们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进行激烈“厮杀”的当下,“慢就业”似乎与快节奏的社会有些格格不入。然而“慢就业”并非另类,它是经济、互联网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毕业生逐渐摆脱了“不就业等于啃老族”“不工作就是没责任感”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并不急于寻找一份“铁饭碗”,而是先去做一些在他们看来更有意义的事,包括去偏远地区支教等。通过这样的“慢就业”,他们不仅收获了自我,也奉献了社会,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打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对于“慢就业”,我们应该抱有更大的宽容以及更多的期待。

  然而,与快节奏的社会似乎格格不入的“慢就业”,势必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与阻碍。“慢就业”的普遍化,是一段困难重重的艰辛旅程。

  首先是观念。虽然一些毕业生逐渐摆脱了“不就业等于啃老族”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们毕竟是绝对少数,属于弱势的一方。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等于未来有了极大的保障,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如此“任性”地选择“慢就业”。即便毕业生们勉强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但可能还是逃不过亲戚朋友们的“指指点点”,甚至成为亲戚朋友们教育晚辈的“反面教材”。的确,放眼望去,哪个毕业生不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而绞尽脑汁,拼死拼活,甚至全家齐上阵,到处“奔走呼号”。你倒好,找不到工作就算了,还美其名曰“慢就业”。甚至一些人从“毕业生慢就业”的新闻中找到了支撑自己“读书无用论”的“决定性证据”:你们看看这些高校毕业生,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那读书有什么用?因此,在整个社会依然受到传统观念绝对支配的情况下,“慢就业”势必寸步难行。

  然后是社会。要想“慢就业”,毕业生们必须先要跨过学校这道“槛”。如今,高校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双一流建设中就业率仍然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势必会非常关心毕业生们的就业情况。一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达标,会强迫毕业生们签订就业合同,甚至以不发放毕业证相威胁。那些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难以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校方或大或小的压力。另外,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也越发快速。如果不进行持续学习的话,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如果不通过就业来使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合理运转以及不断更新,知识很有可能会“生锈”。那么所谓的“慢就业”,就会变成“温水煮青蛙”,变相消磨着毕业生们的大好时光。

  最后是经济条件。如果要问就业是为了什么,绝大多数毕业生恐怕会坦率地说:“为了赚钱!”的确,就业压力、物价水平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在不断加剧着毕业生们的焦虑。不少毕业生家境本来就不富裕,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好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慢就业”可能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选择“慢就业”,绝不是仅仅依靠勇气与热情就够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也必不可少。

  在快节奏的社会,“慢就业”不失为一项更理想的选择。但是如果不解决横亘在“慢就业”面前的问题,帮助毕业生们在选择“慢就业”时有更多底气和自信的话,“慢就业”就永远可能只是听起来很美。

  文/柯劲杰

  1. [内容来源:网易新闻]
  2. [内容作者:柯劲杰]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