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新锐

福建:让青少年红色教育“入脑更入心”
时间:2016-10-22 11:59:12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10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在福建省长汀县中复村举行。在红军后人的见证下,又一批少先队员在红军长征出发地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福建是着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培育了光辉的古田会议精神和伟大的苏区精神。”团福建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全省青少年对福建红色历史和文化“入脑更入心”,团福建省委、省少工委紧紧抓住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大契机,以福建红色文化宣传、弘扬、传承为主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基因 我们传承”主题系列活动。

  在厦门集美灌口中心小学,一个个身着红军服,头顶八角帽,腰扎皮带的小红军正在奋力奔跑,这是一场模拟战场冲关的比赛。辅导员将红军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转换成少先队员乐于参与的游戏环节,设置了平地冲锋、暗哨匍匐前进、投弹炸碉堡、单人过草地、双人过雪山、跨越“封锁线”、踩高跷过沼泽等项目,让少年儿童在游戏中接受红色熏陶。

  这是福建省少工委在开展“红色先锋创建年”中各地少先队创新开展红色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红色先锋创建年”中,福建省少先队涌现并邀请红军后人亲自命名“杨成武中队”“王植中队”等一批以福建籍开国将军、红军长征英雄命名的先锋中队。

  同时,结合创建活动和“三争”活动(争戴先锋奖章、争开先锋课堂、争创先锋大(中)队)号召各地少先队组织创新性地开展童谣编创、微剧目拍摄、音乐剧展演、故事演讲、红色小漫画创作、红游小达人等活动。

  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团委投入30万元组织了一场红色文化创新活动,鼓励各班级团支部以在八闽大地上发生的长征故事、诗歌、音乐、红色文化景点等为主题,以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绘画、音乐、诗朗诵、旅游线路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开发。

  先是匍匐前进,然后吹响号角、射击、冲锋。战斗结束后,他们又扬起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旗,分享胜利的喜悦……9月10日,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学当天,该校社团联合会的8名身穿红军军服的学生浑身涂满颜料,用铜人雕塑群的行为艺术再现红军长征的战斗过程。

  鼓励学生围绕红色主题拓宽思维,开发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和形式,让青少年们在润物细无声中自觉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正是团福建省委希望看到的。

  借着今年G20在中国举办的热度,团福建省委还创作推出了长征胜利80周年(C80)的网络名词,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青春C80#和#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两个微话题讨论。截至10月19日13时,话题阅读量达到1233.4万、讨论量达到两万,并几度跃居新浪政务话题前列。

  9月23日至25日,华侨大学近40名境外生重走长征路,从泉州出发,经厦门,赴古田、瑞金、长汀学习体悟长征精神。刚在9月获得校长特别奖的香港学生陈奕龙在参与校园台风灾后重建活动时发现,同学们热情高涨,包括他在内的境外生配合默契。

  “受台风影响,我们可能在住宿、通讯方面会遇到一些不便,不过越是在困难面前,大家越应该众志成城,这不与80年前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精神不谋而合吗?”陈奕龙又想起身边境内生同学最近一直提及的“青春C80”的话题,他觉得在灾后重建的当下,重走长征路更具教育意义。

  陈奕龙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学校的回应与支持,通过集思广益,境外学员以“和衷共济,风雨同行”为主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之我见”等专题讨论会,赴长征起点瑞金及其周边地区学习考察,先后参访了古田会议旧址、瑞金沙洲坝旧址群、客家历史博物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等地,并邀请红军后人讲述长征故事。最后,团队成员还每人在瑞金收集了一袋土,并带回了两株松柏树苗。

  1. [内容来源:人民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