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滴落在水中的颜料随着水波晕开,瞬间化作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在水中袖曼起舞,绽放出一份让人疼爱的艳丽,心也随之泛起丝丝的涟漪,面前这神奇的“水中画”就是土耳其几乎失传了的Ebru—湿拓画(也称作大理石花纹纸艺术)。
这种古老的绘画技法最早被用做《古兰经》封面的纹理布面,十四世纪经丝绸之路穿越伊朗带到安纳托利亚,流传到了土耳其,在土耳其斯坦的查加台语中,“ebre”的意思是“成脉络状的或者水印的”,在波斯语中“abru”是“水面”的意思,而“ebri”是“多云”,于是“ebru”被阐释为“装饰者制作的上面有不同种设计图案的水纸”,也有“浮水染色技法”之意,现在人们则称之为“湿拓画”。其绘画的秘密在于:作画前将一种叫“高尔”的物质放入水中,让它充分溶解。“高尔”可以把水和油质颜料分层,让其相互间无法相融。而“高尔”与水比例的把握,则是体现画者功力的关键因素。
Ebru不仅仅存在于土耳其,中亚和南欧地区也有,但花卉是土耳其Ebru的标志,尤以土国的国花郁金香最为经典、生动,甚至有说Ebru就是为画郁金香而生的。
看似简单的湿拓画并不容易学习,除了绘画技巧,溶剂和颜料的配比也要学习,在现场Erol的学生Filiz已经学了三年了,她告诉我们,这种画的关键是溶剂的比例,如果浓度高了,“液体就会过于粘稠,使颜料失去良好的流动性;相反,如果水加多了,液体就会太稀,无法得到理想的分层效果。”而颜料有两种,同是油基底、不溶于水的:一种是用笔刷蘸了在水中甩撒背景图案的,另一种是在背景上做画的。两种颜料都必须与一定比列的水和牛胆汁调和、酝酿方可使用,这个比例的掌握完全靠经验,到目前为止只有老师才能完全自己调配,而Ebru的颜料是酝酿得越久,越鲜亮生动,每次做画前还需要再次勾兑当时用的颜料。而且环境是否适合也至关重要,比如作画时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安静度等。听说因为含有牛胆汁,以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颜料容易变质,不是全年都可以作画,但现在有冰箱,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想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消亡,这种古老的技艺在土耳其渐渐失传,而且Ebru的学习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师傅带学徒,学习不易,现在的年青人被新兴行业吸引而不愿师承祖上,加上经济效益不高,随着老画师们越来越稀罕,Ebru正在一点点失传,30年前土耳其只剩下了三位Ebru老画师,要不是近十年来土耳其政府意识到了Ebru面临的窘境,决定挽救这门传统文化艺术,于是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密尔等一些大城市的艺术学校开设了Ebru课程,让工艺大师走上学校讲台,向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让年轻一代接受文化的熏陶。还组织各种培训班,培养工艺人才,比如Erol现在就带小班的课,每周一次,课上师傅会给每个徒弟单独指点,在学习初期还要为每个学生调试每款颜料。
除了掌握Ebru绘画技巧,颜料介质的调配外,还需要画者有一份对艺术的专注和耐心,当坐在Ebru画盆前,如果没有对对艺术的热爱,一个平和的心境, Ebru画盆里是诞生不了美的作品的,这点和中国国画倒是很相似。
对于Ebru艺术家来说,坐到画盆前就是一种演绎画盆与艺术家之间爱情的仪式。这中间有很多要素:颜料滴入水的角度、在哪一点落入、颜料滴入的量、面积大小、颜色的协调和分布,还有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还是画盆决定了这些要素?如果充满和谐,佳作就会呈现,艺术家就能收获他的爱、他的耐心和他的劳动之硕果。而作品完成时,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个画家笔下的独特的世界。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