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学生文艺

衡量艺术好坏的标准是能否让观者入戏
时间:2016-10-16 11:53:54  来源:人民网  作者:  

   “艺术要顺其自然。”是现代岭南画派大师吴灏在谈及自己艺术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隐居多年的吴灏终于再度回到世人的视线里,10月22日~30日,“道法自然——吴灏书画作品展”将在广州市文物总店举行,集结其135幅作品的书录也将同时亮相。

  吴灏,字玉、子玉,是吴荣光的后人,黄少强的女婿,谢稚柳和容庚的忘年交。除了国画外,他工书法、篆刻、诗词、文章,无一不精,正如其师谢稚柳先生所评:“吴子玉于山水,花鸟,虫鱼,人物,衣冠无不臻妙。运思清澈,走笔娴雅,而笔墨情意之变,浑然自立于画坛。”除此之外,他对西洋艺术一样钟爱,对梵高、马蒂斯、毕加索的画风皆精研。他的油画,得法印象派与野兽派,内含中国气韵,在丰富而又单纯、和谐而富于变化的色彩效果中,传达了优雅安适、愉悦宁静的美与及生活的情调。

  吴灏从小就爱在家拿着图画书、图画纸自己学画。18岁,他师从赵少昂,20余岁报考省艺专和市美专,同时以第一名考上,最后选择了省艺专,师从丁衍庸并受其赏识。

  吴灏善摹古。据他介绍,自己初学石涛、八大、青藤,临摹石涛最多,奠定了山水画的基础。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喜欢岭南派,也临摹过赵少昂、高剑父、高奇峰等的作品。师从赵少昂时,赵少昂给他看自己收藏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黄君璧、叶浅予,对他影响极大。

  后来受丁衍庸影响,他也喜欢上毕加索、马蒂斯,认为他们的作品“好玩”,看起来毫无章法其实自有道理,因此也学着照画。“我比较尊重传统,不喜欢‘乱来’。”吴灏说,艺术是严谨的学术,“乱来”是“博眼球”,古典源自古人,就如古典音乐,至今依然值得传唱。尽管喜欢传统、坚持传统,他的作品仍有自己的面貌和风格,正如他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

  吴灏工花鸟虫鱼、亦善山水,女儿吴美美说父亲“只要是艺术都喜欢,没有界限”。谢稚柳曾评价吴灏“面很宽”,但劝他最好专于一两项。后来吴灏开始有所取舍,以山水画为多。

  吴灏屡次表示“艺术不可以强求”、“艺术要顺其自然”、“艺术不可造作”。他坚持画画需读书,特别是画册、大家名作,消化后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重新表达:“是不是好的艺术,标准之一就是能否让观者‘入戏’,是否能感动人。”正是因为对“顺其自然”的追求,他几十年作画、为人、处事均自然、坦荡、与世无争。吴美美谈及父亲对自己的教育,也用“顺其自然”来形容:“他一向只给我们讲原则、技法,其余都要我们自己领悟。他认为靠手把手教的老师不是好的老师、要老师手把手教的学生不是好的学生。”

  1. [内容来源:人民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