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学生文艺

中山文创,新时代的文艺“重生”
时间:2017-06-08 19:43:55  来源:消费日报  作者:消费日报  

  导语:文化精神于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承流转,深深刻印在不同朝代的血液之中,也随不同的文人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而中山文创将以目前中国最出色的文创平台为依托,为这个时代带来的全新的文艺生活及态度。

  文艺生活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春秋有孔子,魏晋有七贤,而民国涌现出的新青年,他们则拉开一场民国的“文艺复兴”!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一片枪声中持续千年的帝国皇冠被击落,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的时代被终结,中国迎来了历史上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民国时期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思想界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赋予了这个时代新的精神;也开创了一个“追求理想”的时代!

  回顾历史,中山精神闪耀在每个时代。民国时期的理想家们在自己身上作出诠释,克服时代弊病而非简单批评、嘲讽、抗争或逃离,这是全身心的投入,及来自内心深处的觉醒。时光长河向后流淌,“追求理想,表达自我”成为文艺界共识,理想家们用文字、诗歌、电影、舞蹈、音乐来传达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创造了属于中国独具生命力的人文艺术。时光荏苒,来到21世纪的今天,中山文创1929将迎来新一轮的“文艺复兴”伴随商业转型再次点燃花火——坚信文化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山文创,新时代的文艺“重生”

 

  作为理想家的创享平台,中山文创1929相信聚集到这里的品牌全是态度,而来到这里的客户全有态度。我们将有创意、有想法、有才华的都理想家们聚集形成一个态度生态圈。中山文创将通过注入态度品牌产业及新业态内容,激活传统产业,用美学价值重新定义生活态度,形成新时代的生活价值,推动新时代的文艺复兴,完成新时代的城市复兴。

  态度商业演绎中山精神的重现

  这里,不只是单纯的艺术馆,它将是一个复合式文化的舞台,亮点之一的中山故事馆借助文化、创新视角、创意以及故事手法,结合VR多媒体打造出生动的情景,游客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亲身经历中山精神、中山人物、中山爱情和中山文创,全方位体验与众不同的中山文化。

  台湾好合苑的设计师以中国古代的美好故事为蓝本,专精于博物馆文化创意衍生商品,以东方经典美学结合西方隐喻意象的设计手法为经,以精湛工艺和质量为纶,为游客呈现全新概念的在地文创品牌。

  其次,两岸青创工坊为两岸创作者提供工作空间以及创意大平台,聚集大量新时代的职人,他们在这里合作交流,形成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同时也为在地产业升级注入创意的新血液。中山文创TED大讲堂还会邀请两岸的艺文大家,以超过50场以上的发布会和活动与游客进行共创共享,描绘梦想蓝图,实现文创共好平台的目的。

  在园区街头里漫步,穿梭在流动摊车,最能拴住游客心灵的并非锦绣风光,还是那钻入鼻孔的烧饼香味, 还是那种类繁多和颇具人情味的台湾小吃。立意传承中山精神的台湾大食代,坚守创新,让游客从一块凤梨酥中品味到诚意,体会到中山文创的点滴用心。这里也是美食乐园,你或许会流连其中。

  此外,台湾柒田行旅带领来自台湾本土的200位设计师与在地设计师交流,发掘创享台湾的良品生活。将台湾的好景好物好人,透过影像、音乐和文字进行创作,也让更多游客参与其中,分享不同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亲自体验品牌精神。还为设计师们提供上架机会,鼓励文创业者与消费者积极交流。

  中山文创将在7/9号开园,地址:南京市国家级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海底世界旁

  

中山文创,新时代的文艺“重生”

 

  中山文创1929,不仅是中山精神的再现,更是新时代的文艺“重生”。我们,将在文化精神中追忆孙中山先生,在创作中体验中山精神,在创意下与新时代沟通。岁月里的文化,不是用来感慨,而是作为“重生”的依托,串联文化艺术,共创美好生活!

  1. [内容来源:消费日报]
  2. [内容作者:消费日报]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