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STEM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在致力于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过程中的“乐趣”。近日,索尼举办的首届KOOV国际挑战赛,由中日学生利用编程机器人“对战”,深刻诠释了这一点。
“STEM教育其实有多种形式,不过在众多的形式中,机器人编程学习是目前最耀眼也最受重视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迎合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的特点以及信息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挑战赛分个人、团队赛两个部分。个人赛的题目为“神奇的生物”。亮度变暗就会睡觉的“长颈鹿”,煽动翅膀会发出音乐的“天马”,可以自由爬来爬去的“长臂猿”,一碰到物体就会攻击的“蝎子”,甚至是执迷于“粪球”的“屎壳郎”等“生物”都让人啧啧称赞。而这些“生物”都是由中日选手们运用KOOV产品的模块、电子元器件和电脑应用程序设计出来的“机器人”。
高桥洋先生在开幕式致辞
中日选手正面pk,无疑是此次挑战赛最大的看点。对此,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桥洋表示,KOOV在提供优质特别的教育机器人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为用户构建跨国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
作为评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表达了一丝担忧,孩子们不光需要编程的知识,还要把其他融合在一起,比如传统文化,“中国小朋友可能在技术性上真的花了更多的时间,日本小朋友在设计方面,确实做的要好一点。”日本埼玉大学副教授、STEAM教育中心主任野村则认为,在实际的教育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编程就是一种手段,只有通过手段和目的的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索尼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在教育领域如何保持高竞争力?索尼国际教育董事长礒津政明的回答颇具意境,“在索尼的企业愿景当中包括了感动,我们也应该向儿童提供感动”,同时表示,索尼教育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超过对日本市场的重视。
对于KOOV在中国市场的前景,索尼国际教育中国业务负责人张诚分析称,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STEAM教育以及机器人编程教育的市场。从一些调查当中看到,中国现在可能已经有近一万所学校或者机构来开类似的机器人编程的课程。
“但实际上在这个市场里并没有一个很标准的东西,没有标准化的内容”,索尼中国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赵威表示,“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地去跟行业专家、业界人士一起探讨。”
“提供一套教育方案,能够真正让它马上用到教学当中去,同时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在往这个方向走”,索尼国际教育中国业务负责人张诚补充道。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