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中华情
国家/地区:中国
类 型:大型演唱会和综合文艺晚会
主持人:郭霁红
首播时间:每周六 CCTV-4 亚洲 22:00
播出频道:CCTV-4
播出时间:周六 22:00—23:00
在线播放平台:央视网
播出状态:播出中
《中华情》是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于2003年1月创办的栏目,是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侨联和广电总局联合发起,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全球推出的大型演唱会和综合文艺晚会。《中华情》致力于将当代美丽中国的和谐乐章瑰丽呈现,以文艺的形式,艺术地展现发展成就;让根深叶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的版图上交织蔓延,为全球华人构筑情感交融的平台。在总导演郭霁红带领下,该栏目自创办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华情》团队连续七年承担了2004年至2010年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现场直播的“中秋晚会”,创造了“全息山水景观晚会”的电视表现手法,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美国获得国际金像奖。该节目由郭霁红等人主持,于每周六 CCTV-4 亚洲 22:00播出。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栏目《中华情》创办于2003年1月,节目类型分为特别节目与日常节目两种类型。2010年,《中华情》为更好适应广大观众的要求,构筑全球华人情感交融的舞台,艺术地展现当代中国形象,《中华情》系列节目经行全新改版,分为“音乐版图”、“风华绝代”、“主题歌会”等板块。
2003年-2010年特别节目“中华情大型歌会”
《中华情》特别节目保持原有的大型全球华语流行歌曲演唱会的形式。精粹展示台湾、香港、澳门、大陆等全球华语音乐雅歌劲曲,在传播音乐的同时,也把当地的文化、音乐、时尚、民族风俗等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华情大型歌会”分为国内版和海外版。国内版将采用“主题城市”的形式,选择在最具活力的现代城市或是历史文化名城举行,将这个城市最具特色和最具知名度的实景作为舞台。海外版选择那些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国外城市,向世界展示国内最顶尖的音乐艺术。
2006年-2010年日常节目“中华情—情艺在线”
“情艺在线”是“中华情”的一档子节目,2006年2月3日央视4套首次播出。这是一档以音乐为主的综艺性节目,采用音乐竞赛的形式,将歌曲、才艺表演、游戏、互动等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尤其讲求主持人与嘉宾及现场观众的互动。因此每期节目都会邀请香港、台湾甚至是海外的艺人参加。同时在选手的比赛环节,也会不定期的邀请一些留学生或在网络上发表过音乐作品的外国朋友参与。
2010年至今日常节目“音乐版图”
《中华情·音乐版图》系列节目是《中华情》栏目改版后,一个新的系列节目形式,是在演播室录制的主题歌会,整期节目介绍一个城市或地域,以当地丰富多姿的景观风貌为音乐背景,通过采风、拍摄短片、大屏幕等形式,在各地演播室将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小调、城市歌曲等以“中华情·新民歌”的形式呈现,用互动而有趣的文化民俗表演和主持做串联、与观众交流,借助电视文艺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向全球华人华侨展示当代中国城乡风貌,以乡音乡情链接海内外同根同脉的民族情结。
2010年至今日常节目“风华绝代”
《中华情·风华绝代》系列节目是《中华情》栏目改版后,重磅推出的全新人物传记类音乐推介类节目。整期节目以一位至两位当代、现代代表性人物为线索,根据人物背后故事、心路历程、成长轨迹等方面,用歌曲、舞蹈、短片、电影等形式集中推介。此形式栏目具有鲜明时代烙印,旨在唤起观众内心对嘉宾人物的认同感,在歌声中共同唤起回忆。
2010年至今日常节目“主题歌会”
《中华情·主题歌会》系列节目是《中华情》栏目改版后,推出的另外一类精编类音乐节目,每期节目主题分明,邀请知名歌手进行歌曲演绎,或邀请嘉宾现场访谈,与观众进行亲密互动。节目之中融入电影、历史等鲜为人知的资料进行内容丰富,在享受音乐盛宴之余,勾起观众内心情感。
郭霁红,第九届、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编导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班学习,获影视戏剧文学方向研究生学历,被媒体誉为“新生代电视文艺导演的先锋派代表人物”。
自1991年参与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筹办以来,潜心于对外电视文艺的创作,一手开创了中国电视文艺对外宣传的新格局,多次获国家政府级电视文艺各种奖项的一等奖及特等奖,并获国务院新闻办特别嘉奖。2005年12月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栏目独立制片人。因成功执导了中央电视台三大直播晚会——2004年、2005年、2006年中秋晚会;以及2005年元旦晚会,成为央视最具实力和品质的电视导演之一。2005年在黄鹤楼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于2006年4月荣获“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电视文艺类最高奖项——白金大奖。
由其执导的2006年“海峡月·中华情”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于2007年4月荣获“第40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评审团最佳导演奖。
优势特点
《中华情》晚会的精彩耐看就在于它豪华的演员阵容,震撼的视听感受,国际化的主创队伍和覆盖率最广的制作、播出渠道。制作大型综艺娱乐类节目离不开两大核心要素:人员与设备。
人员
为确保晚会的高水准,导演组从控制单个节目的高质量入手,严格甄选上台演出的每位演员。确保节目具有鲜明的特色,搭建了两岸三地演艺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具有国际水准、民族特征、时尚品味和精良包装。
设备
作为央视国际频道推出的首个面向全球华人的国际性大型歌会,《中华情》在舞台设计、舞美灯光及演出各方面都是采用当时国际最一流的技术和设备。比如演唱会中的水银反射灯是国内演唱会首用的,它能制造出神奇而美丽的光晕效果。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灯、光、影、景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如风景绚丽的大海、森林、高山、湖泊,或者是喧闹繁华的都市等。
凭借“真功夫”,《中华情》就在国内掀起了全球华语音乐狂飙。上海、广州、南昌、武汉、泰安、潍坊、江苏同里、浙江永康、广西南宁等地纷纷留下了《中华情》的“身影”。在获得众多国内电视观众认同的同时,《中华情》也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关注。
任务使命
作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栏目,目标观众锁定为高文化层次的都市白领的《中华情》还承载着外宣任务,在吸引了众多国内时尚白领一族的同时,还要吸引海外华人华侨关注。
考虑到绝大多数海外华人与内地观众在生活环境、所处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不同—前者更时尚、更前卫,习惯的节奏也更快,因此,在《中华情》筹备初期,导演组就确定了栏目主要承载“都市文明”宣传的创办理念。
都市文明类栏目需要的是节奏明快、时尚,增加观众在节目中的参与内容与数量,增强互动热烈的场面。另外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要在整体节目中,减少语言元素的运用—语言是鲜活的,变化的,在海外久居的华人不容易深入了解内地风趣幽默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观赏起来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中华情》语言类节目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