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新闻封面广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电视文艺人才数据库 > 汪涵基本信息

  中文名:汪涵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身 高:174cm

  体 重:65KG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出生日期:1974年4月7日

  职 业:主持人、制片人

  毕业院校:湖南广播电视学校

  代表作品:《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

  偶 像:张国荣

  语 言:普通话/吴语/湘语/西南官话/英语

个人简介

  汪涵,1974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国内综艺主持,曾主持过《音乐不断歌友会》 、《超级女声》、 《快乐男生》等节目,现主持《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等。

  2009年11月4日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

  2010年入选“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

  2011年12月,当选第十届湖南省政协委员。2013年3月汪涵出任《天天向上》制片人。

  2014年11月19日晚,李湘微博爆料汪涵喜得贵子。

  2015年12月2日汪涵出席了湖南省博物馆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并正式被任命为湖南省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2月6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增补汪涵为民进中央委员。

工作经历

  汪涵的父亲是苏州人,母亲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他本人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自幼随父母到湖南生活。小时候他身体很不好,曾经两度休学。那时汪涵经常发高烧,而当时汪涵非常迷《少林寺》,想到了为自己点穴治病,结果点到自己吐血差点因此丧命。

  汪涵用爷爷取的名字“汪建刚”用了21年,直到1995年应聘成为客座主持人。之前长沙电台的主持人名字都流行用两个字,而汪涵的原名“汪建刚”太土气,不容易让听众留下记忆,汪涵下决心一定要改名字。恰巧当时天气比较寒冷,汪涵一气之下把名字改成了汪寒。不过,朋友都说名字太冷了,不如再改改。于是,汪寒就成了透着一股子文化味的汪涵。

  汪涵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班,1996年11月5日进入刚刚开播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第一年进台时,台庆晚会他负责守体育馆,人也睡在里面。第二年做台庆晚会时,因为有一个环节需要汪涵在上面剪断一根吊着箱子的绳子,他得提前爬上去,那天非常冷,他一边在横梁上爬,嘴里还叼着手电筒。当年的汪涵什么事都敢干,没有学过任何摄像技术,他就敢扛着摄像机去探班《还珠格格》,当时范冰冰、赵薇都很年轻,汪涵看见人就冲上去了,那是他第一次扛摄像机,回来一看拍糊了。

  1998年湖南卫视《真情对对碰》节目缺一位男主持,汪涵参加试镜得到好评,从此开始了主持人生涯。因仇晓的一手提携汪涵走上主持岗位。当时仇晓看中汪涵,跟导演商量让汪涵试镜,给了他机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的选秀比赛上,他和湖南卫视的李湘共同主持了当年的比赛。从此,他便在湖南卫视各大晚会及节目中常常担任主持工作。

  2015年3月27日晚上,湖南卫视直播《我是歌手》决赛中途,孙楠宣布退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资深主持人汪涵力挽狂澜,引来喝彩。

  2016年1月22日晚,2016“我行我唱”唱吧嗨典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何炅、汪涵、谢娜携手变身“明星投资人”,正式加入唱吧,这也是三人首次合体进军商业市场。

荣誉作品
越策越开心十全九美龙年三响炮我是歌手快乐男声快乐女声天天向上
其他

  2006年11月9日,汪涵被聘为首任“湖南消防形象大使”,他将以消防形象大使的身份参与消防公益宣传活动。

  2007年,汪涵担任“湖南省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抗震救灾之时,他带动身边众多明星好友如维嘉、李响、YOYO等献血救助同胞。5月18日,第30个“世界博物馆日”,汪涵担任湖南省博物馆形象大使,引领更多的媒体工作者对湖湘文化进行全新的审视,同时拓展了“马王堆文化”这一国际品牌的亲和力与影响力。6月22日,汪涵参加了“全国首支明星志愿消防队——湖南明星志愿消防队”揭牌授旗仪式,汪涵担任队长,他表示会定期前往全省各市、州开展消防宣传公益活动。

  2009年6月17日,汪涵参加了由湖南省禁毒委主办、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全程执行的网络销烟行动"天下无毒·网络销烟"行动,禁毒公益大使汪涵主动担任"网络销烟"的火把发放者,他告诫所有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013年,在《天天向上》活动现场,主持人汪涵捐款3万元,而欧弟、钱枫、田源、小五也捐款5000元至1万元不等,这些捐款将用于帮助被烧伤的孩子。

  2013年1月25日,汪涵担任“湖南省文明交通形象大使”,参加了湖南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建的湖南省文明交通志愿者“天天宣讲团”,在全省开展一系列文明交通宣讲服务活动。

  2015年7月,汪涵自费465万元发起了一项湖南方言调查“响应”计划,意欲保护方言。该计划将用五到十年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和研究,以录音、录像、文字等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并将最终成果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

新闻封面广告下

合作媒体:

央视网 新华网 中国搜索

全国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