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画廊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天池石壁图》
时间:2016-07-22 07:43:28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元代/1341年,黄公望,绢本设色,立轴,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天池石壁图》绘苏州以西三十里的天池山胜景。画层峦叠嶂,杂木长松,构图繁复而笔法简洁,烟云流润,气势雄浑,是黄公望自创的浅绛山水的代表作。画中描绘重峰叠岭的自然景色,遒迈俊逸、雄伟华滋,充分体现了黄公望匠心独运的大家风范。张庚《图画精意识》中记叙此图“混沦雄厚,岚气溢幅,真属壮观”。数百年峰峦,一峰一状;几十处茂林,一树一态,极具山石树木的形质神貌。黄公望的画一般不用浓烈的色彩,也不用大片的泼墨,更少有刚硬的线条。画中圆松用线居多,着墨干枯居多,充分显示出一种明润秀拔、温雅和平以及松散柔和的气氛,体现着丰富的笔墨韵味,不仅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情趣,更寄托着作者对寄情林泉的向往。在这里画家并不以描摹实景为能事,山川、树石只不过是画家遣兴抒怀的对象,折射出黄公望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淡泊、隐逸的态度,这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家的倾向。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局部,元代/1341年,黄公望,绢本设色,立轴,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局部,元代/1341年,黄公望,绢本设色,立轴,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

  《天池石壁图》左下三棵巨松高耸,杂树林立,茅屋隐约其间。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层层盘桓向上。至右中,一池四边石壁陡立,桥阁筑于池中,飞瀑泻水,此点题之笔也。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则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董其昌极其欣赏黄公望,谓“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将黄公望奉为南宗山水的最高典范。而且身体力行,将黄公望的清逸秀拔、繁简得宜化入自己的画中,影响而及他的学生王时敏,并合王鉴、王翚、王原祁“四王”之力而将黄公望的绘画风格推向极致。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天池石壁图》

 

  《天池石壁图》局部,元代/1341年,黄公望,绢本设色,立轴,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

  画面左上方有作者行楷书题款三行,曰:“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钤“黄公望印”朱文印、“一峰道人”朱文印、“黄氏子久”白文印。“至正元年”为1341年,黄公望时年73岁。此图描绘的是苏州以西吴县境内30里的天池山胜景,层峦叠嶂、杂木长松、烟云流润、气势雄浑。画面左下方三棵巨松高耸、杂树林立,茅屋隐约其间。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层层盘桓而上。至右中,一池四边石壁陡立,桥阁筑于池中,飞瀑泻水,为点题之笔也。此画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石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对黄公望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明代董其昌极其欣赏黄公望,将他奉为“南宗”山水的最高典范。他还将黄公望山水画中的清逸秀拔、繁简得宜融入自己的画中,影响到他的学生王时敏,并合王鉴、王翚、王原祁之力,将黄公望的绘画风格推向极致。我们纵观“四王”的全景山水图,无论是构图的繁复,勾皴的简约、洒脱,还是用墨、设色的浅绛风格,都可以清楚地发现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的影响。《天池石壁图》为黄公望代表作。署:“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画幅上端有元柳贯题记。《寓意编》,《大观录》等着录。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上一条:金农 梅花图
下一条:《西湖图卷》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