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1月15日 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朝阳分院(以下简称书画院)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分享会在炎黄艺术馆成功举行。朝阳区体美科科长赵常付,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金帆书画院朝阳分院院长蔡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教研室主任杨广馨等领导、专家以及区内书画院骨干基地校的校方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变化带动发展 工作成果初现得肯定
书画院秘书长吴蔚首先对该院发展历程及年度工作进行了介绍与总结。据吴蔚秘书长介绍,书画院自2007年以来,一直担负着朝阳区课外书法、美术等美育课程的指导与培训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书画院在课外美育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2013年书画院经与区教委领导协商对书画院定位及机制进行调整,于2014年1月完成了书画院机构的调整工作,形成了清晰的工作定位,即“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朝阳区中小学课外校外美术书法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提升,展示朝阳区美术书法教育成果。”并在区内选拔28所在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学校建立骨干基地校。同年,书画院就与这些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吴蔚秘书长做书画院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另据吴蔚秘书长介绍,书画院除了在学生活动方面起到积极带动作用的同时,还通过书画院这一平台发挥“中心”示范、引领、指导、服务的作用,在区域范围内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业内专家、名师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此带动促进朝阳区美术、书法教育的整体发展。通过两年的努力,通过展览、比赛、共建、培训等多种方式,书画院可谓进一步激活了学校美术书法活动开展,带动了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发展,提升了学校美育老师的专业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朝阳区美术书法成果,并有效促进了区内各骨干基地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对于书画院自2014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与会领导、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认可。其中,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存惠教授认为,书画院依托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一平台,不仅对学校社团活动建设,还是对专业师资培训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引领作用;同时,这个平台还创立了一种联动、共享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为参与的学校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进而为学校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以此让学校师生能够在其中真正享受到美育带来的积极成果。
专业技能要强化提升 多元服务也需加强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领导也对目前美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教研室主任杨广馨提到,“目前本市中小学校有近3000所,但是专业书法教师只有100多人,这个缺口显而易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需要提升专业师资数量。但是当下的培训多数只是在培养老师的兴趣爱好,因此没有对专业师资数量的提升起到任何作用。同时,杨广馨主任还对专业书法教师的职业后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剖析。在他看来,对于书法教师而言,作品的可读性要求已经开始降低,对作品的艺术性、创造性要求开始提升。加之校外书法教师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授学生技法完全是依靠老师个人的喜好。因此,杨广馨主任建议在要大力培养专业师资的同时,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书法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让自己具备多种笔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还要让教师一定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时刻保持不断在传承与创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也才能够让我国的书法事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教研室主任杨广馨强调专业教师职业后培训的重要意义
此外,部分学校老师也向中国教育在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陈经纶中学张君老师表示,由于学校在美育教学方面需要的不仅是单一方面的帮助,因此希望书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学校美育教学的多元化支持。即能够提供不只是书法、绘画、摄影某一方面而是全方面立体式的支持;同时,希望书画院能够提供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菜单式服务,让学校的需求与书画院提供的支持做到“无缝对接”;此外,也希望书画院今后的工作能够与区教委进行充分耦合、联动,免除学校在参与书画院的活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会议最后,蔡颖院长,赵常付科长对书画院今后工作也提出了总体发展规划与期望,希望书画院不仅要服务朝阳区的学校,更要发展成为北京市学生书画活动的品牌。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