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艺术家

高庭山:承经典书画之文脉 旨翰墨人文之造诣
 ——记2015年度风云艺术人物着名书画家高庭山
时间:2016-01-25 15:47:03  来源:  作者:  

  高庭山,字亭山、廷山、号山翁,1943年10月生,浙江湖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职称、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书画院理事、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学术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文化界国家形象大使、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及客座教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获皇家艺术学院北极星勋章。获得2015年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和和平鸽勋章,共和国建设先进人物。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拼搏,高庭山在艺术道路探索中已经硕果累累,他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引人关注的优秀作品,2015年作品《万壑松烟图》和题词筑建镌刻在北京新长城。《花香散处》等作品入编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研教辅参考用书《名家作品鉴赏》。荣获首届“中国兰亭·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全国功勋书画家”、“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2014中国APEC峰会当代书画艺术展作品评为金奖,作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人民大会堂展示并收藏。于2015年艺术界誉为“2015年度风云人物代表”,并由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浪、搜狐、中国网等多家官方媒体集中全面新闻报道。

  研究高庭山一先生从艺历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厚积薄发”的道理。以朴素的笔法,一板一眼的学习古人之法,继承山水传统,于精微处多见。他对中国山水画古法的尊崇。而这样对传统扎扎实实的钻研,使得他对古人山水画法的脉络十分清晰,对传统国画山水的笔法极其纯熟,功力很是深厚。

  高庭山作品欣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高庭山先生2011年就开始创作,总书记习近平主席的精辟论述对一位山水画家来说,特别感到亲切,随后创作了多幅,2013年人民政协报创刊30周年纪念,向全国艺术家征稿,高先生创作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入选入展,并编入《光辉岁月》大型画集。2015年5月另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展示收藏。人民日报海外版收藏的另一幅大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作品。国学典藏组委会专家评述“创作者以创新的艺术手法展现新时代的风貌和独一枳的艺术风格,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同时通过作品,体现了创作者对国家领导人的崇敬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高庭山先生用笔大拙似巧,融刘松年、李公麟、萧昭、倪瓒等人之法,似斧劈犹如折带还如鬼面,取古法山水诸家之精要,看似松散自由,但其脉络章法可循,可谓脱胎换骨于“古法”,而又推陈出新,使其山水更具时代性格。画作树木繁茂但毫不影响山体的脉络表现,山水的肌理脉络得以强调,从而呈现出了一种山石奇险、脉络清晰,而又草木丰茂的画面效果。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也能见高庭山长期对中国山水画探究的成果,更能突显高庭山在中国山水长期研究中,对自然大道与笔墨之法融合的实践,是画家高庭山一内心山水灵性境界的表达。

  代表作品欣赏:《春山柳溪》

  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融,渴望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画家们见仁见智,从未停止过对于山水人文的崇敬和描摹。着名书画家高庭山笔下的作品大多以表现山水人文之魅力,且极富文人雅士的脱俗情怀,此外先生也给画寄予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赋予了山水更多的灵性与诗性,令欣赏画作者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先生擅作乡间山水画作,笔墨浓淡色彩点缀,无不恰到好处彰显深厚创作底蕴。

  多年来,高庭山先生笔耕不辍,对书画研习的日积月累,分明表现出他的执着。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处处体现着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热情。他“艺术来源于生活”,继而始终以现实生活为灵感之源,坚持写生,在生活的沃土中撷取灵感和激情,以致作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笔墨娴熟,具体表现出少有的苍茫之美。单讲那幅代表作品:《美丽湖州》就深得此章,全幅作品极富层次感,每层选取代表意象配合笔墨浓淡及色彩点缀,相得益彰一幅和谐之景。幅作中近处山石树木掩映,以墨之浓淡彰显葱郁;远处隐约云雾山影外显泰山之雄伟,确为一幅胸有成竹之佳作。

  先生情系家乡,结缘翰墨数十年不忘韵浓浓家乡情于笔端。他的山水画以现实感受为基础和前提,继而将传统笔墨精华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以质取胜。在创作表现力方面,笔墨率性而不拘谨,以书入画,求金石之韵,显示出一种难得的苍茫气息和隽永意蕴。再看先生那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的笔墨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明快而具装饰美,想必是先生运用传统技法结合现代章法创造出此独具风格的人文山水派画作。细细观赏看来,整幅作品新颖而不张扬,笔墨松动却不浮华,极富现代审美观与经典承传之韵味。

  赏析间,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传承着古老文化的文脉,又在磨炼中形成独家风格,意味深长,韵致悠远。风景人文是他不变的追求,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书画俱老”与“画气为主”,画像为辅”的画之本法。 中国山水画作是传统文人气质的传神演绎,高庭山先生的艺术造诣之成就为其人格魅力添色不少,与此同时笔下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悠远意境的淋漓尽致也是先生艺术人生之一大特色。

  艺术创作当随时代,先生画作之美,不仅外显于形式,更是以画作为寄托将独特的学者思想、自然和谐的生活志趣融于笔端,聚合时代精神与经典古法于一体。那一幅幅作品,带给观赏者如临其境的艺术享受。一方水土一方情,一寸宣纸一寸爱,泼墨点染间,皆是如诗画。愿先生坚持本真,在书画创作之路勇攀高峰,成一家之风归然屹立于当代艺术之林。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