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艺术家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
时间:2016-07-17 08:37:30  来源:中华网书画频道  作者: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

 

  陈龙,号葆光、石泽堂主。1967年12月生于甘肃,现居北京。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北京画院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北京敦煌中国画院院长、岭北画派研究院院长、定西市政协委员。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1

 

  (文/天遥)众所周知,山水画在我们传统绘画当中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系统化的画种,它以山为德,以水为性,所以也是最具自然情怀与认为底蕴的画种。其按照画法风格可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等,且每一种风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其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的出现,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2

 

  而在现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了众多山水大家名家、画坛中坚和新秀。无疑,陈龙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的作品属于水墨山水的范畴。亲近其作品,呼吸到的是淋漓的墨香,触摸到的是秀丽的景致,享受到的是曼妙的意象,领悟到是文化的浸染。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3

 

  其作品笔墨精微而气韵通畅,格局丰富且意境优美。且总能以纵横的笔墨、饱满的构图、凝重的色彩、高远的意韵呈现在每一个欣赏者面前,并因此而赢得大家的一致肯定与好评。与此同时他常把山水画做为对人生哲学外延的一种观照,在他眼里,山水意境与人格品质,以及时代精神等均具有一种彼此映射和相互涵养的内在关联。他力求以有形的笔墨语言来宣泄和表达无形的心中追求与向往,那是对自然的礼赞,更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4

 

  他把这种深度的思考自觉地建立在对山水画的不断学习与独特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他特别讲究用笔和用墨,注重以巧妙的寓意构思、洗练的绘图语言、恰到好处的布局留白,以及精准的水墨搭配等来反映整幅作品的气象和韵味。在他山水画作品的创作中,其运笔时轻时重、时急时缓,收得住,提得起,按得下。所流泻出来的线条多圆浑沉厚,且柔韧有余,润而不湿,浓而不烈,干而不涩,枯而不燥,足见其对笔墨的控制和把握能力。此外,他尤为注意体现主峰与次峰、远峰与进峰、大峰与小峰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山石的厚度、水源的流逝等,尤为注意丛树的聚散、疏密、大小、前后、虚实,以及中国画的俯视造物的规律,且能于存在的物象里出意蕴,于飞扬的神采里写真切。客观与主观、外在美与内在美在他的笔下已融而为一,完全成为了支解不开的艺术整体。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5

 

  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讲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我想陈龙先生笔下的山水便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因为他是一位善于在山水间寻觅和制造意境,在意境中培养和传达诗情的人,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沟通天赋,能够在自然与自我的走进中轻松地完成心灵的对话,以及情感的契合,并让欣赏者也能轻松地感受到其画作中的那份干净、纯粹和内美。而这种走进,是相互的,对于陈龙先生来讲,他的主要方式除了研习众多传统经典之外便是大量的写生。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6

 

  正是因为不断地研习、不断地写生、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以及不断地进步,使得陈龙先生无论在物象的择取与刻画方面,还是在笔墨的运用与创新方面;无论在情感的酝酿与宣泄方面,还是在个性的塑造与展现方面,均显示出了一位画家成熟的艺术形象,以及完整的艺术审美;显示出了一位画家优秀的艺术品质,以及高度的艺术自觉。因此他的山水画直逼宋元,有些大作可谓不让明贤,其山石浑厚而不失华滋,树木苍古而不乏妍润,溪流细媚而不欠秀爽,房舍简静而不少沉穆。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7

 

  但反观时下,作山水画者甚多,可难见有动人之处,或软弱的线条质感,或一味地着墨设色,或夸张的章法造型,或浑浊的画面气息,如此等等,令人失望。但是这些弊病在陈龙先生的画作里很难找到。他笔下的线条总是十分洗练,墨色也多浑厚庄雅,造型准确且章法丰富完整,整幅画面的气息流动通畅、清澈可感。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8

 

  此外我们都知道,山水画历来主张造境,主张以形写神,且极为讲究意韵。而陈龙先生可谓是造境的高手,他能通过作品的具象形式把观者导引到抽象的精神领地,并使之享受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意外之意、且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单从这方面来讲,他已经是成功的了,殊不知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当然,陈龙先生在潜心绘画的同时,也不断加强着对书法这门艺术的修炼与提高。他在其《葆光艺道随笔》里写过这么一段话:“古今大画家者无不是书法大家。虽笔墨为中国画之语言,无笔墨不成中国画。但笔墨源于书法,书法之高下决定笔墨之高下。”、“看画观其书法落款,便知其造诣深浅。”可见其对书法的重视程度。

  

着名画家陈龙——大作不让明贤9

 

  是的,举凡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历代在绘画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大家,没有不在书法方面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特别是自文人画出现以后,几乎没有一个画家因为没有写好字而成为一代宗师的。从赵孟頫到董其昌,再到黄宾虹、齐白石等等,无不既是绘画巨匠,同时又是书法大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位画家的书法才能是决定其能否取得绘画艺术最高成就的标志。无疑陈龙先生是深谙此理的。他会把对书法用笔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书法用墨的熟练运用,甚至把对汉字结构的准确把握等一并吸收到自我的绘画创作中来,一方面注重笔墨的灵活运用,一方面注重神韵的充分表达,以力求在山水世界里演绎笔墨的精彩。

  总之陈龙先生是我一直所看好的最具艺术典范的当代中青年画家之一。在此衷心地祝愿其艺术之路越走越远!

  1. [内容来源:中华网书画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