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鉴藏知识

《怎样鉴定书画》的学术意义
时间:2016-01-21 13:13:18  来源:  作者:  

  《怎样鉴定书画》理论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书画鉴定。要确立科学的书画鉴定理论,首先是破除古代书画鉴定的玄奥理论和鉴定不可知的定论,以科学的意识和态度看待书画鉴定。张珩认为:“有不少人把鉴定书画看得很神秘、很玄妙,认为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并无神秘玄妙之可言。”(张珩《怎样鉴定书画》,《文物》,1964年,第2期)把古代书画鉴赏意识中无法传授的神秘本领初步变成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学问,这是对古代书画收藏、鉴赏观念提出的振聋发聩的精辟看法。破除古时迷信,把书画鉴定放在科学工作的位置上,进而把书画鉴定的目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将科学精神纳入到书画鉴定,这种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时代标杆价值。尹吉男教授认为:“科学的鉴定意识更多地取代单纯的鉴赏意识,应当是中国书画鉴定学成熟的标志之一。”(尹吉男《古书画鉴定学中的时代风格与标型——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一》,《美术研究》,1993年,第2期)

  其次,在书画鉴定中强调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方法上注重真伪、正反的比较,讲求客观证据和逻辑分析。张珩指出:“既想知真,必须知假,为了学好鉴定,应当有意识地对真迹、赝作进行不断地比较和分析,弄清楚不同作者的流派、作品类别、时间、创作的地区乃至各样的伪作,即所谓辨真假、明是非。从理论到实践都下了相当的工夫之后,自然可以获得门径。理论的学习,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我们一切生活中最重要的指针。书画鉴定,既然需要去伪存真,那么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更需要经典的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和指导我们实践。我个人在理论学习上本来非常不够,但在鉴定工作中已能深深体会到,辨析时代、判别真伪,以至评价作品的精粗美恶,这种科学的真理,真是‘不可须臾离也’的。”(张珩《怎样鉴定书画》,《文物》,1964年,第2期)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张珩提出了风格比较方法和主辅依据理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不要为次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指出了书画鉴定的方向和方法,对初步建立现代科学的书画鉴定理论,它是一个方法上的指导原则。

  《怎样鉴定书画》相对于古代的书画鉴定理论,具有许多创新之处,在今天看来的确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

  第一,将古代依附于书论、画论的随感式书画鉴定理论形态,第一次转变为有现代理论体系的专论鉴定方法的概论性着作。古代的鉴定理论从来都是随感而发的,零散地表现在对书画作品具体的评论和判定上,而对书画鉴定理论进行概论性的梳理还是第一次。他首先对书画鉴定作出观念态度上的定位,确定它的功能指向,接着有层次地提出书画鉴定的主辅依据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列举与书画鉴定有关的学识和几种作伪的方式,最后作出总结。可以说,这篇文章对从古至今传统书画鉴定的方法和特征作了全面的整理,是现代概论性书画鉴定理论的首开先河之作。

  第二,将古代纯粹经验型书画鉴定方法,第一次转变为经验与逻辑推论互补的书画鉴定方法论。古代的书画鉴定方法,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注重感性认识和主观判断,缺乏严密的论证和逻辑分析。张珩早就认识到了古代书画鉴定的缺点:“(今天的书画鉴定)和旧时代的收藏、鉴赏不同,因为那是少数人争奇斗富或满足个人爱好的,那时所持的方法,或据一时的、部分的经验,或专靠着录、印章、题跋等等的片面依据,即使谈到艺术特点时,也常常是某家作风苍秀、某件作风古厚之类的几个抽象概念,因此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本专论鉴别方法的着作。”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