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鉴藏知识

紫砂的南瓜壶鉴赏
时间:2016-07-05 10:20:43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紫砂的南瓜壶鉴赏

 

  紫砂南瓜壶造型初现于明代,相传为陈子畦所创。众所周知,紫砂是宜兴的特产,紫砂陶工艺起源于宜兴,不过,明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却有许多是外地人,以安徽、江西、浙江人居多。例如陈子畦是浙江桐乡人;陈仲美原在江西制瓷,后至宜兴抟砂;李仲芳、徐友泉都是婺源(当时属安徽)人,等等。这些人原本从事或关注陶瓷制作,后来皆为紫砂陶所吸引,从四面八方向宜兴汇集。由于紫砂独特的质地和良好的可塑性及表现力,加之时大彬创造的特殊成型技法,突破了手拉坯成型的束缚,赋予紫砂自由的造型空间,而这些外来工艺家的加盟,又为紫砂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和表现形式,使紫砂这门手工艺虽后起而勃发,在极短时间内,便从乡野进入了宫廷,成为雅俗共赏的器物。

  南瓜壶在紫砂器分类中被划为像生器,它是艺者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壶以瓜体为身,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逼真细致,瓜棱匀称饱满,盖与身上下贯通,弧线优美,和谐自然。这种可爱的造型一经创制,便代代相传,明、清、民国、当代,皆有制作,造型大同小异,却又各具特色。图中所示南瓜壶制作时间在清代,传世至今,壶身包浆厚重,盖钮因长期为人触摸而温润泛玉光,壶体通高11厘米,大小适中,宜于把玩,通体素色,质朴中见其精巧。此壶未留作者款识,壶底略凹,以一圆形瓜茎断面作结,由其造型工艺之尽善尽美可知为当时高手所制。

  清代早期,紫砂界出了一位划时代人物——陈鸣远,即陈子畦之子。此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紫砂塑型工艺一代新风,将紫砂雕塑、仿生之优良特性发挥到极致,且文化修养也极深。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具陈鸣远所制紫砂南瓜壶,又名“东陵瓜壶”,此壶外形为南瓜壶式,壶身镌刻文字“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所谓“东陵式”,特指“东陵侯”所种之瓜。东陵侯名邵平,《史记》记载他是秦朝贵族,秦破后为布衣,甘于贫困,在长安城东门外种瓜,所种瓜味甚美,故后世以“东陵瓜”喻弃官归隐不慕荣利之人。

  南瓜壶因其深远寓意和陈子畦、陈鸣远父子的偏爱,而在紫砂器中成为经典范式,传承不息。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