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鉴藏知识

作画要充分抒发画家的艺术情思
时间:2017-06-27 09:20:32  来源:美术报  作者:美术报  

   

邵洛羊 花卉作品

邵洛羊 花卉作品  ■朱明尧(海宁)

 

  清人郑板桥曾言:“删繁就简三春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可以悟得:他意指作画要充分抒发画家的艺术情思,把作品绘得不堕俗而尽善尽美,新意盎然。作画要有此种追求,“写画”的文章似乎也应该这样。

  时于赏画的同时读些绘画专论、评画文字、观画札记等文章。遗憾的是“美”文欠美者居多,或冗长繁复,公式化和“洋八股”,或千人(千画)一面套用术语,或玄虚故弄和作势装腔,或干结巴巴无感情寄托……,因而索然无味,外行人看了“不懂”,圈内人对之“摇头”;既贻害青年习画者,又误导或糊弄读者大众。自然,也有上好的“美文”面世,有如好的画那样,有创意、富想象、蕴内涵,引人入胜。年登百龄的沪上着名画家、美术理论家邵洛羊(1917-2016.1,浙江宁波籍,曾任上海画院院长、《辞海》编委既美术分卷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主编》)先生的“写”画文字,我感到是后者中的典型。扩而言之,亦是论述文化中写出“美文”的典型。

  邵洛羊的画论文字(从论文到序跋、随笔、词条皆含)似乎首求简约、凝练,以少少许字数涵多多许内容;以其简洁,使读者有想像的余地、领悟的空间、鲜明之感受。如他在《中国美术辞典》亲拟的词条《笔墨》中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通常指烘、染、破、泼、渍、积等墨法。”就极其精练。邵在另文中谈到“中国画在表达上的特色”时,只拈出了“主内涵、重灵境、尚神韵、求意趣”十二个字。在《南宋画派的开创者李唐》一文中,邵老谓:“李唐的画章法大,气势盛、谨严、端肃、亢奋,没有荒率、冷寂、枯淡之处,给人一种宏伟、森严、雄阔的感觉。”评画文字,用上“画笔”来勾线、“白描”,这种删繁就简的表达似乎又与“计白当黑”、“以虚带实”、“疏密相间”等中国画画理相通着。自然,源于他的禀赋、美学眼光知识涵养及文字功底,然也联系着他撰文时的“读者观念”。

  邵洛羊撰文与他作画相似,求创追新。从大的文意、构思到细微的用字遣词组句,都十分讲究。邵老写的《杨石朗老树绽青》(近600字的随笔),读后使人顿生“惜墨如金”之感,却又是娓娓说来达意畅神。短文追叙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作者到江西南昌时,在杨宅之观画谈艺,上溯20世纪30年代石朗之“从师风波”;谈杨之绘艺经历和抱负,复叙其绘画风格及成就:“厚重、阔大、苍劲、浑朴、华滋喜作重山复水,趋势无涯。长于写老树撑云,藤萝盘旋、高岩挂瀑、长河萦回、青绿设色、略似吴湖帆;水墨泼放,却似贺天健”廖廖50余字,有若略读了一部《杨石朗画集》。短文中用字遣句,亦显他领异标新之文风。自创词汇“落想”、“法乳”,前者似说了画家落笔前的谋想,后者似指杨石朗“吮吸”了吴湖帆、贺天健的大家有法度的“乳汁”,受到滋养。而文中“石朗成为(吴贺)两家眷属”句中“眷属”一词,更是不拘俗释之笔。“门生”、“及门弟子”可算上“眷族”中,辞书上从未见过,然若查及史册,明代大儒方孝孺对抗皇上,被“灭十族”,而“九族”后面的“一族”即是他的“门生”。所以,邵老在这里“浪漫”地撷取一个旧词而变异入句,亦是有据,是借以形容旧时师生关系之亲近。在其他文章中,邵老亦时用“险笔”、“奇笔”词汇,如谈到“意境”,他始用了“创铸”;说到印象深美的画,他撷取了向喻音乐美的“绕梁”旧词,显见生动活泼。

  邵老之行文与他之作画一样美,可爱可敬可佩;他在美术事业上的诸多贡献,值得纪念。设在“宁波新闻文化中心”的“邵洛羊艺术馆”(乔石题馆名),可反映出他一生的艺术行踪

  1. [内容来源:美术报]
  2. [内容作者:美术报]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