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影视金曲

儿童剧《老人与海》首演 3月18日亮相北京
时间:2017-03-16 11:57:42  来源:腾讯网  作者:  

   

儿童剧《老人与海》首演 3月18日亮相北京

 

  美丽的海洋精灵海豚,调皮的海底丑八怪章鱼,霸气的海洋强盗鲨鱼悉数登场;

  温暖的孔明灯,挺拔的椰子树,神秘的古帆船尽显东方韵味;

  丰富多彩的木偶表演,幽默生动的肢体表达,多媒体打造出的3D海底奇景带来一场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是一个梦幻的关于海洋的传说;

  这是一段奇妙的海上历险;

  这是一个教会孩子“勇敢向前,相信梦想”的充满爱的故事;

  这就是全新原创肢体幽默儿童剧——《老人与海》

  北京丑小鸭剧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簇新力作——原创肢体儿童剧《老人与海》将于3月18日在北京启动首演。该剧改编自海明威同名小说,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审美元素,通过舞蹈肢体戏剧的形式,带领少年儿童重新解读这部世界经典名着。

  讲述:和海洋相伴一生的老渔夫寻找“鲲”之旅

  该剧讲述了和海洋相伴一生的老渔夫坚信“鲲”的存在并不断寻找,“海神节”这一天,在众人的嘲笑声中,老渔夫和“小鱼儿”挥手告别,再次踏上了寻找“鲲”的旅途。这次等待他的将会是一场怎样的奇妙旅途呢?故事本身除了保留原着中经典的人物、情节,还巧妙结合了中国古典文学《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大鱼传说,用东方的哲学理念和更符合儿童审美视角的舞蹈肢体戏剧形式,讲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手段创意结合

  本剧由曾执导肢体动漫儿童剧《三个和尚》的80后青年导演导演Kurt原创编排,《三个和尚》曾以其独特的肢体幽默、充满中国风的“简美”风格风靡欧美各大国际戏剧节,受到全世界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在业内备受推崇。此次作为《老人与海》的编剧兼导演,Kurt深挖原着,以抽象写意的舞美风格,借助肢体舞蹈、多媒体、灵动木偶戏、传统剪纸等多种艺术手段,突出该剧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与此同时,该剧巧妙融入民族文化,汲取“祭海神”、“渔家号子”、“放河灯”等中国传统民俗社火活动,将为现场的观众谱出一场恢弘浩瀚的海洋之歌。

  对话:让孩子读懂舞蹈肢体语言

  作为一部肢体儿童剧,《老人与海》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剧目背景及剧情线索铺开主要借助舞蹈肢体形式来呈现,舞蹈对于解读人的内心情感和人物性格是别的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生活语言舞蹈化,舞蹈语言节奏化,节奏语言情感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通过观看剧目,可以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获得欣赏肢体表演的美的感受,从而更好地读懂舞蹈肢体语言”导演Kurt说。

  引爆:打破观演关系的超强互动

  全剧时长70分钟,分为“梦中的大鱼”、“盛大的节日”、“美丽家园”、“海洋奏鸣曲”、“鲲来了”、“鲨鱼的进击”等篇章,演出不再局限于舞台,观众席也时常会有“大鱼”出没,老渔夫更是甩起鱼竿,将观众“钓”上台与“章鱼”共舞。该剧打破以往观演关系,以超强的互动、精彩的舞段、幽默滑稽的表演风格和华丽的交响乐带领现场观众走进一场创意肢体视听盛宴。据悉,目前《老人与海》门票销售异常火爆,观众可于3月18日至4月4日前往北京海淀工人文化宫丑小鸭亲子剧场零距离感受《老人与海》。

  精神:面临磨难,勇敢面对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是贯穿该剧的主题,在老渔夫与海洋的相处中,在他与大鱼角力的三天三夜里,在他和鲨鱼奋勇搏斗时,我们看见了一个积极、乐观且永不服输的英雄形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生活中的磨难,是勇敢面对还是逃避,搬上舞台的《老人与海》希望向孩子们传达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但如果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把它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那才是人生的财富”。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