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电视剧

周梅森时隔八年再推反腐倡廉巨作《人民的名义》
时间:2017-03-22 00:02:27  来源:  作者:  

  周梅森,以《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政治小说闻名。2017年1月,他的最新小说《人民的名义》出版,题材依旧是他擅长的中国当代政治人物百态,笔触更加犀利,人物愈发饱满,作品一出,立刻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曾在政府挂职 以见证改革为荣

曾经担任过一年市政府秘书长,是周梅森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对于官场的各种现象,周梅森的眼睛看到了,也放进了作品中。周围的人说,看他的书有很多人会对号入座的,千万不能这么写,可周梅森恰恰认为如果大家都不说,这些人会愈发肆无忌惮,愈发不把老百姓当回事。离开这个岗位以后,周梅森仍然密切关注家乡以及类似城市政治生态的变化和演变。正因为这种关注,很多官员愿意和他交朋友,以至于手头的素材越来越丰富。周梅森对政治生态很感兴趣,是有激情的作家,改革开放这些年,他一直在场,也以此为荣。

  “他们不是魔鬼,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因曾在政府挂职,并与一些官员多年交往,周梅森得以了解官场运行的逻辑。而很多熟识的官员犯下错误,以致锒铛入狱,他也深为惋惜。小说里的故事看似夸张,但许多是周梅森亲眼所见。在新作问世的这八年里,他一直关注中国政治生态、社会形态,对于能人腐败的现象深感可惜。周梅森不愿把他们描写成魔鬼,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更想展示他们是怎么走到这么一步的,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展示让更多人意识到,尤其是权力不愿受制约的官员们意识到,这种不受制约的权力对他们自己、家庭并不是什么好事,许多家庭可以用“集体滑落”来形容,让人扼腕叹息。

  曾卷入经济纠纷 对人性认识深刻

  在写作过程中,周梅森自己也会感到困惑,写这些政治小说真能对反腐有帮助吗?政治小说越写越多,而腐败依然存在,很多时候都让周梅森自己感到困惑和怀疑。所以,两年前,当高检的同志找到周梅森,希望他出面写反腐时,他第一时间回绝了,那时他正在打一场股权官司,比较心灰意冷。现在想想,周梅森发现自己竟要感谢那场官司了,没有它也许就没有现在的这部《人民的名义》,正是这场官司让周梅森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地方经济的一些乱象,对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此,他全副身心投入到《人民的名义》。因为是自己正经历的事,周梅森写得格外得心应手,再加上中央的反腐成效越来越大,让一直静静观望的周梅森有了信心,竟然把以前搁置的小说救活了。这,也许就是生活和造物主的神奇吧。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