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广州纪录片节
12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DRC”)在20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纪录片节”)上发布了CDRC前沿发布’之2015年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产量达1.9万小时,同比增加9.1%,纪录片投资超过20亿,同比增加19.1%,平均每分钟投资额为1800元。
今年播出总时长或达6万小时
CDR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为55647小时,预计到年底将达到61000小时左右。全年播出总量预计同比增长10%。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总量18300小时,增长10.6%;省级卫视频道18700小时,增长19.6%;省级专业频道24000小时,增长4.8%。
同时,纪实节目的整体收视率较2014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9.6%。数据显示,今年纪录片已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并与电视剧正面竞争。具体而言,北京市场2015年纪录片次黄金时段年均收视率0.22,优于电视剧的0.14。除了立足次黄金时段之外,纪录片还开始“进击”黄金时段。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纪录片播出猛涨,播出时长1373小时,比2014年增加780小时,涨幅131.5%。在广州市场,纪录片收视率正在黄金时段追赶电视剧,两者收视率分别为0.16及0.27。
“叫好不叫座”困局仍难打破
数据还显示,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其中进入院线放映的共14部,龙标、上映均创下了近五年新高。据了解,今年中国纪录电影总票房达6.9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3部,票房总计6.6亿元;原创类纪录电影为8部,票房总计3150万元。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分析,今年真人秀类纪实电影热度下降,其中真人秀类纪录片共三部,合计票房6.6亿元,不及2014年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票房。此外,他还坦言,近3年来,中国纪录电影获得龙标数量逐年递增,增幅年均为50%左右,院线上映数量也稳步提升。“这表明当国内市场放映银幕达到一定规模时,市场多元化格局、观影的多层次需求将促进影片节目类型的丰富性,纪录电影现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国纪录片逐渐改变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但“有市无价”的困局仍然难破,且与《舌尖》系列比肩的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纪录片缺位严重。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