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旅游

黄山北部的这个古村 隐藏千年终现美丽景象
时间:2017-10-31 09:59:47  来源:爱黄山  作者:  

   知道查济古村是在两年前,当时红极一时的景点还是西递宏村,查济默默无闻。去年夏天,一个好友去了趟查济,回来发了几张照片给我。从那以后,一定要去一趟查济的念头就深深埋下了。后来,查济的曝光率越来越高,也渐渐出了名。但是它的魅力,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

  

  查济古村深藏在安徽黄山北部的群山之中,最初发现它的是几个画家。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

 

  查济村庄方圆20多平方公里,始建于隋初,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同时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第一次来这个村子,感觉像进入了迷宫一样。数不清的巷子让你不知身在何处,但是各条巷子又处处相通,七弯八拐终会找到出口。

  

  然而在布局上,却能看出查济人的的聪明和用心。民居的分布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格局。

 

  古代的查济有108座祠堂,108座庙宇,108座桥梁,18座牌坊。村外四门三塔(钟秀、石门、巴山、平岑四门,如松、青山、巴山三塔),村内岑溪、 许溪、石溪三条小河穿村而过。

  

  祠堂是查济的重要文化符号,从前的查济祠堂多达108座,但是不少都毁于多次战乱,目前,查济现存的祠堂数量已经大不如前。老祠堂虽然破败,但是威严依然在,白底黑字赫然写着“忠廉礼义”。

 

  查济河因落差较大,清澈的河水迭瀑式地流淌,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各色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来查济古村,不用准备地图,也不必规划路线,只要沿着村口纵横的小路走,每一条都是最美的路线。或许不经意间走进的岔路口,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村子里有一个高塔,可以拍到整个村子的全貌,要5元门票。很多摄影师和画家会到这里来取景。其实就是一户人家借助地势高在自家楼顶建了个铁架子,不过视角确实是好。

 

  村里三条小河纵横交错,每隔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座的小桥。其中一座名叫“财神桥”的石拱桥一定要走一走,说不定财运就来了呢!

  

  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查济民居保留了徽派的特色,层层跌落的马头墙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即使是研究建筑,查济也能提供丰富的素材。

 

  各种各样精美的雕刻工艺品是查济的一大特色,古雕、砖雕、木雕几乎随处可见。不管是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还是门楼的砖雕,都是繁刻精镂,花鸟、禽兽、或人物,都栩栩如生。

  

  夏花灿烂

 

  查济的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在夏天来查济,随处可见开得正好的花儿。因为没有经过太多的修葺和人工斧凿,查济的花自然生长,又那样生机勃勃。在周末离开空调房,到查济看看夏花是怎样的灿烂。

  

  盛夏的查济,比其他季节更美,整个古村都被茂密的绿植包裹着,感觉非常清凉。古村里,民居房屋都是黑白色,花儿却是五彩缤纷的,还有茂密的绿植。整体看上去,没有冬天那么肃杀,也不会像秋天一样萧条,而是生机勃勃。

 

  

  留下来因为爱

 

  在村里一个不算显眼的地方,有一间名叫“川美人”的铺子,里面卖一些原创手工制品。主人是一个来自川美的90后女孩,在大学期间去过很多地方,来到查济之后就爱上了这里,并且拉男朋友一起,开了这个原创手工店。不算丰富的手工制品,也没有多么红火的生意。男孩不紧不慢地泡着咖啡,女生专注地做着手工,悠然自得。

  

  岁月静好

 

  古时有诗云:“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描绘的就是当时查济的生活场景。如今的查济虽然经历了几次大动荡,有些残损,但是依然保留着淳朴的乡情。

  正是因为查济足够原始,工业化的程度很浅。来到查济,一切都变得从容、宁静,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门口会时不时传来悠扬的笛声,还有渐行渐远的路人,也留下悠长的背影。

  

  当你想要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短暂抽离的时候,就到查济来吧。用心感受这里的沧桑、古朴和安逸的气息,你会轻而易举的被它攫住心灵,融入其中。

 

  自从被发现之后,查济与众不同的古村特色,吸引了很多的学生、画家前来写生。当古村的小桥流水出现在一幅幅画作上,又是另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象。

  

  查济艺术博物馆

 

  位于查济步行街入口处,还有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地方——查济艺术博物馆。 看完了自然的风景,来一点人文的熏陶也是一项锦上添花的乐事。

  这座三层的博物馆分为“主体展馆”、“半园”和“文化会所”。不少文人墨客会来这里以画会友,赶巧的话,还能看到他们现场作画和创作书法作品。

  

  走进去之后,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古建筑构件、各类高古瓷器、玉器以及名人碑刻和古代匾额,连同其它文物共1300多件,展示了泾县悠久的文化。

 

  馆内丰富的藏品整齐排列,走近一看,八棱八面开光镂空雕柱础、拔步床木雕,还有白玉挂件和道家塔等等,每一样展品都非常精致。

  1. [内容来源:爱黄山]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山南不远,天地之间
下一条:空山无言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