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的落幕,新年伊始北方昆曲剧院将该院纪念汤显祖的昆曲大戏《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再次搬上首都的戏曲舞台。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及其四部剧作的别名。汤显祖是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临川”遂为先生的别号,而“四梦”则是其《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
此次北昆创排的《汤显祖与临川四梦》是由国家一级导演、上海戏曲学院教授宋捷编剧并导演的。剧情从汤显祖40岁时任“南京礼部祀祭司主事”时讲起,他为官忠正,与戏结缘,是年他创作的《紫钗记》成功上演;后因汤显祖刚直不阿上疏《论辅臣科臣疏》,获罪权相,被贬为遂昌县令,又因抗拒皇帝委派的宦官矿监恶政,不得已挂印返乡,重新拿起中断八年的戏梦之笔,在五十寿辰时写就《牡丹亭还魂记》;后噩讯接连传来,其爱子赴考因拒绝行赂考官而客死金陵,自己又遭吏部“浮躁”罪名被朝廷削职为民,在愤懑中,他先后写下了《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将笔锋直指封建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海军饰演汤显祖)
此剧有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该剧在编剧上匠心独运、构思巧妙,将汤显祖跌宕起伏的人生与他创作的四梦中的精彩段落有机地融合在剧中,使观众不仅了解了汤显祖的人生起伏,也了解了他艺术创作思想和他创作的四出名戏,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个亮点是全剧戏中有戏、演员阵容强大。剧中汤显祖由老生名家海军主演,剧中戏《紫钗记》中的李益和霍小玉分别由王琛和于雪娇饰演;《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分别由翁佳慧和朱冰贞饰演;《南柯记》中的淳于棼由杨帆饰演;《邯郸记》中的卢生由袁国良饰演,这阵容几乎囊括了北昆大部分优秀中青年优秀演员。在一场戏中能一睹北昆众多的优秀中青年演员的风釆实属难得,这让不少观众有了超值艺术享受的愉悦感。海军饰演的汤显祖扮相俊朗清秀,嗓音高亢明亮、浑厚优美,表演细腻深沉,从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可以看出观众的高度认可,全场演出的整体实力均衡雄厚,在表演上体现出北昆一贯倡导的豪放与柔美并重的"大昆曲"表演风格。
第三个亮点是舞台道具布景简洁大气,换场紧凑。舞台上一桌两椅,布景唯美精致,呈现出简洁利落、优雅大气的视觉效果,令人感到在传统中透露出现代的气息,有力的突出了舞台上的人物。全剧开始自拉开大幕后,就再也没有闭幕,中间的换场通过灯光的明暗、布景的转换和舞台人物的调度来瞬间完成,前后衔接紧凑、无缝对接、全剧两个半小时一气呵成。不仅节省了换场的时间,也给观众留下全剧完整流畅的艺术感受。这也体现了宋捷导演一贯的导演风格,即格调清新、手法质朴、节奏鲜明,传统基础扎实,文化底蕴丰厚的特点。
(翁佳慧饰柳梦梅,朱冰贞饰演杜丽娘 )
众多的亮点给观众带来充分的艺术享受和无数的惊喜,惊喜之余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思考,汤显祖和他的四梦,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在四百年后仍然受到观众的青睐?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他的戏文华丽优美、戏曲结构严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的戏曲的深刻思想性。临川四梦中前两部是儿女风情戏,戏中对封建体制下妇女的处境充满了同情,对妇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主体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后两部戏则是社会风情戏,对封建官场的腐败直接给予有力的鞭挞,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反思,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大大超越了同时代的艺术家,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戏曲创作思想也深远的影响了后人,这就是他的戏曲作品能够跨越时代而长存的根本原因。他的剧作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西方人民的追捧,他与同时代西方的戏曲巨匠莎士比亚相比肩,同为世界戏曲历史中的两座高峰。
演出结束时,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久久地站在原地不舍离去。当我走出剧场时遇见了北昆的曹颖副院长,他热情地征求我和身边观众对演出的意见,在一片赞扬声中,他表示:还要根据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打磨,争取把这部戏搞成昆曲的精品,观众对《汤显祖与临川四梦》也有了新的期待。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