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政协委员京剧名家张建国:尊重规律搞好京剧教育
时间:2017-03-10 08:08:05  来源:腾讯网  作者:  

   

QQ截图20170308154420.png

 

  明星委员张建国现身两会

  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问题。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剧,犹如一棵长满枝杈的老树,只有在艺术积累中不断思索创新,才能让‘老树开新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两届政协委员,张建国一直关注传统文化问题、关注京剧的传承发展。今年,他再次提出要按照艺术规律加强京剧教育的问题。

  张建国认为,京剧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现在很多京剧院校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压缩了京剧专业课的比重,特别是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还远远不够,一些老师缺乏舞台经验……对此,我提出要按照艺术规律加强京剧教育,完善课程设计,继承传统戏曲‘传帮带’的好传统,让京剧艺术一代代地传承发展下去。”

  因父亲喜欢京剧而深受感染,张建国从小对京剧由爱变痴。10多岁进入戏校,苦练基本功;1984年,师从四大须生之一、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高徒张荣培,潜心钻研奚派艺术。从“跑龙套”到“台柱子”,从对京剧的兴趣爱好转成将其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张建国成为今天奚派艺术的代表人物。

  从艺40余年,张建国一直关注并思考着京剧的发展问题。“几年前,戏校招生门可罗雀,剧院演出观众席也是冷冷清清。这些年,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展,京剧也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创新,涌现出一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新戏好戏。观众爱看了,上座率高了,很多戏迷专门坐飞机、坐火车来看,可见痴迷。”

  

QQ截图20170308154431.png

 

  京剧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图腾,发展至今仍备受欢迎,是几辈人悉心继承、努力创新的结果。近些年张建国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大漠苏武》等新戏获得观众好口碑,既有唱、念、做、打的“真功夫”,又为塑造的人物形象注入灵魂,呈现了京剧艺术“技”与“艺”的相互呼应。

  张建国委员还提出,传统戏曲的弘扬离不开观众的培养。“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层次也在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原汁原味演好老戏,另一方面要用新手段、新元素加强新戏的创排,实现‘两条腿走路’,让京剧这棵‘老树’也能开出富有时代感、接地气的‘新花’。”

  张建国小传

  

QQ截图20170308154449.png

 

  张建国,1958年7月生于河北省晋州市。1972年考入石家庄地区戏校,1975年12月毕业于石家庄地区戏校,分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1993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1996年新剧目调演“程长庚大奖”、2002年梅花奖、2004年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奖项。现为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89年他只身闯上海,连唱三天一炮打红,被称为“小演员轰动大上海”。次年,随团赴沪公演,盛况空前。以后在天津、北京、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地演出,均受到称赞。

  1990年在上海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大赛中,以传统名剧《打金砖》荣获白玉兰主角奖;1991年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荣获最佳表演奖;1993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和《碰碑》荣获梅兰芳金奖。1996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