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东莞多举措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时间:2016-07-15 09:03:19  来源:新浪  作者:靳延明  

  7月14日,东莞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召开。记者获悉,东莞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活用好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启动《香飘四季》等东莞题材的粤剧创作,进一步打响“粤剧之乡”品牌。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传承发展戏曲艺术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抓住当前契机,将粤剧曲艺事业推向新高度;突出市场导向,为粤剧曲艺发展增添新动力;大胆改革创新,让粤剧曲艺艺术焕发新光彩,要重视培育普及,为粤剧曲艺传承构筑新希望。

  七镇被授予“广东曲艺之乡”

  东莞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全市共有粤剧曲艺团队355个,常年活跃在社区基层,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东粤剧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市外知名粤剧团,每年都会到东莞演出几十场,场场爆满。2004年东莞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并从2010年起将专项资金额度提高到每年300万元,用于扶持粤剧精品演出、粤剧曲艺团队以及粤剧曲艺创作。目前,东莞共有七个镇被授予“广东曲艺之乡”,其中3个镇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数量名列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东莞策划了“粤剧黄金周”“粤韵金声”“粤唱粤好”等粤剧品牌活动。“粤剧黄金周”是全市一年一度的粤剧演出盛会,已举办了十三届,影响力巨大。随着东莞粤剧团队(曲艺社)与戏迷的剧增,“粤剧黄金周”开拓了中堂和道滘分会场,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观看需求。

  通过“互联网+”提升粤剧传承

  会议指出,接下来东莞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一批高质量的粤剧曲艺演出,广泛开展戏曲惠民演出,充分调动全市355个粤剧曲艺团队的积极性,每年提供6000场以上粤剧曲艺专场演出,确保每个村(社区)、每所学校每年至少观赏一场。进一步丰富粤剧曲艺文化惠民培训活动,引进更多名家到东莞讲座。

  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普及,培育戏曲观众,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办好一批传播粤剧曲艺、普及粤剧知识的栏目节目,更好地吸引和扩大观众。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等新技术,搭建“东莞戏曲传承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地方戏曲数据库,加快推进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推动粤剧电影、粤剧微电影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全面提升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着重挖掘东莞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山歌剧、客家山歌、咸水歌、木鱼歌等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

  1. [内容来源:新浪]
  2. [内容作者:靳延明]
  3. [责任编辑:WB004]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