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讲堂

宋朝人的这些生活方式为何被朱元璋深恶痛绝
时间:2017-04-20 11:00:38  来源:腾讯网  作者:  

   

 

  【瓦舍勾栏】

  宋时瓦舍,又叫“瓦市”、“瓦子”、“瓦肆”,是宋代城市的市民娱乐中心,瓦舍内设有酒肆、茶坊、食店、摊铺、勾栏,勾栏是商业演出场所,每天表演杂剧、滑稽戏、讲史、歌舞、傀儡戏、皮影戏、魔术、杂技、蹴鞠、相扑等娱乐节目,“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市民文化,是到了宋代才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是从宋朝的瓦舍勾栏与市井间生长出来的。

  元代时,瓦舍勾栏犹存,但入明之后,瓦舍勾栏作为一种城市建制,已经销声匿迹,城市中不再有瓦舍勾栏。在明人的语境中,“勾栏”也从商演场所变成了妓院的别称。这里的原因,一方面是改朝换代之际,大部分瓦舍勾栏毁于战乱;另一方面是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严厉限制市民娱乐,但凡“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导致城市娱乐业迅速衰落。要等到中晚明时才恢复繁华,但瓦舍勾栏则再未复活。

  

 

  【关扑】

  关扑,又叫“缴扑”、“关赌”,是盛行于宋元时期的博彩活动,既有赌博的性质,又是一种市场交易方式与市民娱乐方式。宋朝的商店或小贩,流行用关扑吸引顾客,假如你是宋朝人,在市场上看中某样商品,你可以按市价买下来,也可以只掏一点钱参与关扑,赢则得物,输则失钱。北宋时,法律禁止市民赌博,只在春节、寒食、冬至等节假日放开赌禁。南宋时,禁赌的法令已被突破,关扑成了市场上天天都有的促销手段。

  明初朱元璋以严刑酷法禁止民间博彩,“造逍遥楼,见人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游脚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宋元时盛行的关扑买卖,自此消退,连“关扑”一词也退出了日常用语领域。

  

 

  【蹴鞠】

  蹴鞠,又叫“蹴球”,是宋朝盛行一时的足球运动。宋人对于蹴鞠的热爱,半点不亚于现代英国人对于足球的热情,不但城市中有蹴鞠比赛的热闹场面,“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斗鸡西市鞠”,农村人也很喜爱蹴鞠,“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不但有商业性的蹴鞠表演,还有出现了“齐云社”、“打球社”、“蹴鞠社”等协会,每一年,“齐云社”都要组织一届全国性的蹴鞠邀请赛,叫做“山岳正赛”,类似于今日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蹴鞠的衰落也是发生在明代。明初朱元璋发布圣旨:“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作卖买的,发边远充军。”这里的“蹴圆”,即指蹴鞠运动。到了天启年间,还有禁令:“严禁民间举放花炮、流星,击鼓、踢球”。清初也禁止蹴鞠:“谕礼部、闻满州、蒙古、汉军汉人及诸色人等,年当幼少,皆踢石球为戏;本朝平素学习艺业,骑射之暇,穷涉书史。各该旗中牛录及衣牛录,即行严禁。”中国蹴鞠运动遂一蹶不振。

  

 

  【脍】

  脍,指生肉片,传入日本后称为“刺身”。脍在宋人饮食中非常时尚,“野鱼可脍菰可烹”,欧阳修、苏轼、陆游都是鱼脍的发烧友。明清之际,脍作为一种食物不再流行。有人统计过,“脍”明清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远低于在唐宋诗词。

  

 

  【点茶】

  点茶,宋代特有的茶艺。在中国历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汉唐人虽然也饮茶,但饮用的方式比较“粗暴”:将茶叶放入锅里煮,并加入姜、葱、茱萸、薄荷、盐等佐料。元明时期形成、流传至今的泡茶法,也过于朴实、简易,难以发展成一套繁复的烹茶工艺。

  宋人烹茶,有一套繁复的程序:首先,用复杂的工序将茶叶制成茶饼,再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起来。烹茶之时,从茶焙笼取出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用茶釜将净水烧开后,马上调茶膏,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笕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击拂数次,一盏清香四溢的宋式热茶就出炉了。这个烹茶的过程,就是“点茶”。

  宋代点茶的技艺传入日本,形成日本保留至今天的抹茶、茶道。但在中国本土,元明时期,点茶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以致一位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学者,居然不知道宋人点茶的工具“茶筅”为何物:“祭礼无茶,今偶一用之,若朱礼每称茶筅,吾不知茶筅何物,且此是宋人俗制,前此无有。”

  

 

  【插花】

  插花,宋人又称“瓶花”,是文人士大夫把玩的雅道。宋代正好是插花艺术的鼎盛期,之前虽然也有插花,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

  元代时,插花艺术转入“沈滞期”,明代中后期虽有复兴,但朱元璋的立国精神却以反对游畋、赏玩为特征,再不复有官民共襄花事之盛举。至清中叶之后,“由于战乱,经济困疲,插花已不流行,遇有节日,则以盆栽勉强充数,其作风多流行于装饰或因袭,故作风繁缛而庸俗”(参见黄永川《中国插花史研究》)。

  

 

  【烧香】

  “烧香”一词,我们现在还有用,但一般跟“烧香拜佛”连用,指民间宗教礼仪。但在宋朝,烧香是文人雅道,又称“焚香”。宋代是香文化的繁盛期,之前焚香只限于贵族与寺院,在宋代则成为文人的生活时尚。宋人在宴席、读书、雅集、博古之时,都会焚烧香药。

  但在晚清时候,由于国民生活质量的下降,烧香之道日渐式微。倒是在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三雅道”,即香道、花道、茶道,其实就是宋人的烧香、插花、点茶技艺。

  1. [内容来源:腾讯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