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讲堂

东北抗战全景画馆将落户哈尔滨 毗邻七三一遗址
时间:2017-06-21 11:16:10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欢  

   “十四年抗战”中,东北抗战史是重要的一笔。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着名艺术家侯一民先生以中国壁画学会的名义,建议联合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以及美术界优秀人才,在东北选址兴建“东北抗战全景画馆”,将东北抗联的历史以艺术形式奉献给世人。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个大型纪念画馆要建在哈尔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画馆中厅。

  “白馆”与“黑馆”呼应

  表现“抗争主题”

  大型全景画馆的具体选址,经过调研,初步选定哈市平房区“七三一”遗址核心区东侧,双拥路以东、渤海路以南、新疆东路以北、联乡路以西合围区域。项目规划用地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广场面积6000平方米,周边拟配套以雕塑为主要内容的和平主题公园。省文化厅已原则同意画馆的选址地点。

  画馆与“七三一”新馆“黑盒”互补呼应,通过“一黑一白、一抑一扬、一悲一壮、一恶一善”的对比,凸显“苦难”与“抗争”两大主题。

  去年下半年,侯一民团队在北京启动了东北抗战画稿的创作工作,预计创作团队将于今年完成素描稿的初稿创作。“东北抗战全景画馆”的创作,也将成为侯一民老先生的收官之作。

  全景画是什么?据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巨幅、360度环绕画,表现形式多以油画为主,通常在一个大型建筑中展出,内容由不同时空和众多情节场景组成,从不同的侧面反复强调同一主题。现代全景画馆通常还会借助声、光、电等技术,将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实景模型陈列在画面之前,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全景画馆是坐落于锦州的辽沈战役全景画馆和武汉的赤壁大战全景画馆。

  “东北抗战全景画馆”,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再现东北抗战的苦难、辉煌,可以将抗联精神符号永久镌刻在黑龙江大地。同时,展馆与“七三一”遗址一路之隔,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旅游群落,有利于“七三一”遗址申遗。

  14个螺旋“年轮”

  象征14年抗战史

  目前,全景画馆的初步方案规划设计与项目可研也已启动。画馆是白色的,外形采用螺旋式设计。白色螺旋寓意着什么?初步方案中,沿着螺旋式画馆建筑的外侧,以14个紧密相连的椭圆形状图案寓意东北抗联长达14年的斗争历史,犹如树木的一圈圈年轮,记录缅怀着历史。这样的创意,既突出画馆的立意,也传承了抗战精神。

  在广场设计方面,采用了11道相互平行的直线图案,在其间布置抗战主题雕塑。为什么要用11道直线图案?它寓意着东北抗日联军的11支军队,将历史的记忆进行抽象表达,使游客们在行走之中铭记历史、在运动中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画馆外形采用螺旋式设计。效果图

  建筑中庭,采用了时间漏斗的形式,体现了历史与建筑间的纽带,展示人类在特定历史时刻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记忆。这种符号能唤醒人们对于历史的回忆。当窗外阴雨绵绵时,雨水的流淌也仿佛是对历史的冲刷。另外,还设计了漏斗式的玻璃窗幕墙大厅,能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充分吸纳阳光、空气、雨露,并将它们自然地延伸,游客仰首看头顶一片苍穹,仿佛融入历史的浩瀚之中。

  艺术地再现历史

  由国内外顶级大师制作

  全景画馆之所以能够落户在哈尔滨,是因为黑龙江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战场。

  东北抗联的十一个军中有九个半军活动在黑龙江境内。在长期作战中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陈翰章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在黑龙江入选国家“一百位”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的7人当中,就有5位出自东北抗联。

  在我省建设的东北抗战主题大型全景画馆,将艺术地再现历史,既与历史文脉环境融合,又是民族精神的升华与凝聚。

  “东北抗战全景画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项目,将由国内外顶级艺术大师领衔创作,并采取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但包含丰富的历史要素,同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将给哈市旅游等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链接

  侯一民,1930年生人,着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新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参与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为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李欢]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