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讲堂

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
时间:2017-07-19 16:09:46  来源:中新网  作者:刘占昆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汉代历史的大讨论。墓中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这些财富究竟从何而来,其中出土的《齐论·知道》的价值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日,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辛德勇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物考古成果,得出了全新的看法。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 刘占昆摄

  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

  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门类丰富。那么,如此巨大的财富从何而来?辛德勇认为,由于海昏侯的特殊经历,下葬前又已经除国,不再有后嗣继承侯位,这些都是陪葬物品众多的原因。

  海昏侯墓出土众多的文物,让业界部分学者认为,与历史记载不同,或许可以证明在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辛德勇认为,对于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是应当相信《史记》《汉书》等基本传世文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是对西汉中期楚越等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状况的总结。辛德勇认为,《史记·货殖列传》曾记载“豫章出黄金”,但同时也提到,“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意思是在豫章地区开采黄金的成本比获得的收益更大,往往得不偿失,因而刘贺也不大可能从当地采取黄金。

  因此,辛德勇认为,这些随葬品应大部分从昌邑国带来。主要原因是海昏侯国当地的生产水平比昌邑国低很多。昌邑国粮食生产丰盛,加上依靠楚汉战争进程及其结局的影响,占据经济地理优势,因此刘髆(刘贺父亲)的封国被汉武帝选定在昌邑,如今海昏侯墓中看到的大量精美文物,其中有很多应也是来自富庶的昌邑故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展出的西汉青铜雁鱼灯 刘占昆摄

  竹简或揭开《齐论》本来面目

  自海昏侯墓考古人员发布了包括篇题“智道”(知、智通)在内两支竹简的照片后,海昏侯墓里发现了失传1800余年的《知道篇》的消息传遍海内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一发现以及《齐论》的文献学价值,辛德勇也有自己的看法。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除了在官学中得到尊崇之外,在皇室成员的教育方面作用发挥也很显着。

  辛德勇推测,海昏侯墓出土的《齐论》,应直接出自西汉时期唯一《齐论》名家王吉。他认为,海昏侯墓中发现的《齐论·知道》,很可能就是王吉当年向昌邑王刘贺“教授”的《论语》中的一部分篇章。王吉是西汉传授《齐论》最重要学者,他学的、讲的,都是《齐论》,自然会向昌邑国王刘贺讲授。

  辛德勇认为,当下应予以关注的,不仅是久已失传的《知道》篇重现于世,更重要的是海昏侯墓中是否还有《齐论》的其他部分。由于其来源的权威性,若还发现有这一文本的其他部分,对清晰、准确地认识《齐论》的面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借此深入了解后世《论语》文本形成过程中对《齐论》取舍的具体情况。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刘占昆]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