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讲堂

中国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
时间:2017-08-15 17:33:15  来源:中新网  作者:王剑  

   研究显示,中国传统村落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消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本月宣布启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在全国4153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基础上,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江西农耕文明遗产丰富,从赣东北的徽派民居,到赣南的客家围屋,古村落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域。遗憾的是许多古村处于“失血”状态:年轻人口外流,缺乏有效保护。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曾发文评价“江西古村落,遗珠遍布人未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航拍位于江西金溪县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竹桥古村,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傅建斌 摄

  8日,江西省官方正式公布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遵循“应保尽保”的评选原则,248个村落成功入选,它们从此有了自己的保护“名片”。

  江西省住建部门当日向全省提出要求,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得借“统一改造”之名,随意拆迁、撤并已批准命名的传统村落,禁止擅自拆除和异地迁建传统建筑、盗卖传统建筑构件,破坏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乡西江村是本次入选的省级传统村落之一。

  “西江村资源禀赋丰厚,既有清末民初古建筑群,又有五百年酿造工艺的南风酒,还有200亩集中连片的古茶林。”中共新溪乡党委书记胡旻8日获悉入选消息后非常欣喜,“对于传统古村落,我们不仅要抢救性保护好古建筑群,又要加强管理监督,减少破坏性建设,依托传统产业发展村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篁岭曾是位于江西婺源的一个半空心村,几乎消逝于群山之中。在篁岭景区董事长、“总规划师”吴向阳的带领下,经过八年艰苦“蝶变”,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如今已因“晒秋”习俗闻名全国,成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热门的景点。

  在吴向阳眼中,在官方的政策保护之外,商业保护开发也是拯救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选项。

  “在尊重传统村落地域文化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商业开放方案是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村落的关键。”吴向阳8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篁岭的成功就在于深度挖掘了当地‘晒秋文化’,并将其发扬为地域文化符号,规避了开发建设中‘千村一面’。”

  在商业化保护开发上,同为文化大省的浙江走得更远。国内首个古村落保护利用基金——浙江省古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去年在浙设立。该基金由浙江省旅游集团、浙江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20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专业化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中国政府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保护取得初步成效。“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大量濒危遗产得到抢救性保护,63%的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得到保护修缮,70%以上的村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收入达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村落由不足5%增至21%。

  记者了解到,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政府还将于今年10月在厦门市共同举办首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国际大会”,重点讨论全球视野下的农耕文明保护、农耕文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中国行动等议题。(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王剑]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