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论坛

小众文玩草菖蒲悄然走红 价格冰火两重天
时间:2017-05-11 09:38:21  来源:中新网  作者:赫英海、鲁婧  

   

配图来自网络

 

  配图来自网络

  云南省首届菖蒲展每天都能迎来千人参观,菖蒲再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一个小小的菖蒲盆栽售价在几十元甚至上万元,那么,这种小众文玩草能否受大众市场青睐,成为下一个“兰花”?昆明两家高端菖蒲店老板纷纷表示,菖蒲作为小众文玩草,真正喜欢的人不多,经济价值不明显。

  菖蒲已成盆栽新宠

  在云南还处于慢热状态

  几年前,公众印象中的菖蒲,是端午节悬挂在家门口避邪驱毒且形似长剑的水生植物,但随着石菖蒲悄然走红,植株矮小的菖蒲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盆栽市场上,黄金姬、金边、虎须、金钱、野生石等种类的菖蒲已很多见,但价格却高到令人咋舌,一盆菖蒲售价动辄上千元、上万元。

  郑来飞是云南玩菖蒲比较早的人士之一,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对菖蒲有深入了解,连菖蒲器皿、摆设美学等都有研究。在他的菖蒲馆里,有大大小小几百盆菖蒲,价格由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还专门留出300平米的空间来陈列器皿。

  “云南菖蒲还不太热,文人家里偶尔会见到一两盆,在江浙、武汉地区有几十年的历史,不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沿海地区追溯到20年前就已经很热了。”郑来飞介绍说,云南历史上对菖蒲关注很少,基本上是空缺,云南的菖蒲文化是“闯入”的,菖蒲还属于小众文玩。

  据介绍,菖蒲归为小众文人草是因为养菖蒲的人中,除了那些素爱园艺,对菖蒲原本就很了解的人之外,很多是文人。文人玩菖蒲的乐趣在于自赏于心,静养于神,它又较其他盆栽相对好养,得心应手之间就慢慢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从稀有品种到大棚培植

  价格冰火两重天

  在春苑花鸟市场,菖蒲大多没有配上精致的器皿,也没有精心布景,数量不多的菖蒲跟其他种类繁杂的盆栽摆放在一起,显得并不起眼。“金钱35元一盆,虎须25元,养了一年了。”老板挑出两盆郁郁葱葱的菖蒲向顾客推销。

  在春苑花鸟市场,有十多家花店在卖盆栽,有四五家卖菖蒲,品种也只局限在两三种,最贵的价格也只几百元。在园博花鸟市场,只有七家花店在销售菖蒲。“卖完就没进货了,两个多月前价格就降了,少了七八元,卖不上价。”一家花店老板表示,虽然也有顾客买,但比起其他盆栽,菖蒲销量不大。

  园博花鸟市场一家高端菖蒲店老板李鲤却反映,店里的菖蒲盆栽不但没降价,反而一直在涨价,“昂贵菖蒲的特点是年龄大,而且品种稀有,菖蒲养得越久越值钱。”这家店里一盆稀有品种“姬正宗”菖蒲,已有30年的历史,售价为3万元。

  据介绍,花鸟市场普遍有售的低端菖蒲都是大棚培植的,行内人习惯把大棚菖蒲叫做“福建草”,由福建人通过大棚培植。

  菖蒲除了本身昂贵,也贵在器皿,上百元的器皿配上百元的菖蒲是很常见的事。专业玩菖蒲的人对器皿很讲究,甚至从形状、纹理、厚度、质感等细处来衬托菖蒲的特性,选择汉砖、老盆老器、青砖青瓦等传统元素来摆景。

  小众文人草

  会成为下一个“兰花”吗?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菖蒲作为私人化的玩物,在朋友之间相互赠送,谈种植、谈文化,唯独不谈市场行情,随着菖蒲悄然走红,很多人难免会想,菖蒲会成为下一个“兰花”吗?

  “之前有人来参观过才知道什么是菖蒲,回家一看,家里小院就种着一盆,已经养了五六年了。”郑来飞介绍,菖蒲作为文玩草,还属于小众,不会一夜爆红。

  “菖蒲本来就作为雅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文人喜爱的东西,作为旧的东西沿袭下来,在知识层面的划分上还是很明显,大众不太喜爱,偏好性还是有倾向。”郑来飞认为,菖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普通大众和文人群体之间的接受度上做了很精准的区分。

  “菖蒲经济价值、商业价值跟兰花没法比,它经济价值不明显,主要在于菖蒲培育难,尤其是稀有品种,一般引种后养到半年才能销售,虽然能培育,但是培育出来的难免会变种。”

  李鲤也认为云南菖蒲市场还处于慢热阶段,他说:“养菖蒲动手性强,需要大量时间管理,除了时间,还要人能静得下心来,对蒲草了解,知道蒲草文化,所以一夜走红很难。”

  但郑来飞也表示,此次展后难免会有商家借机炒作,他也有所忧虑,“爆红后,商家利用肥料、激素大量培育菖蒲,培育出来很麻烦,跟菖蒲精神不一样,希望市场稳稳的,有喜爱的可以玩一玩。”

  “说到底,它就是草嘛,你要让它到应有的位置上去,草加上仙字,变成‘仙草’就完了。”郑来飞说。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赫英海、鲁婧]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