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论坛

传承智慧 启悟人生 南山首届国学沙龙探讨传统文化传承
时间:2017-06-03 14:28:17  来源: 深圳新闻网首页  作者: 深圳新闻网首页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杨渝嘉)为了探索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1日,南山区教育局2017年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国学沙龙在百年老校南头中学国学教室举行。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余耀贤、南山区各中小学校的名师以及众多国学爱好者们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国学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宏伟目标。《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南山区作为深圳的“教育重镇”,一直以来都敢为教育领域的探索者、开拓者。本次沙龙由南山区教科研中心主办,以“传承智慧,启悟人生”为话题,邀请各界国学大师和教育人齐聚一堂,共同为“人的发展”把脉,为青少年如何实现完美人生出谋划策,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形成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加本次沙龙活动的嘉宾有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深大国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景海峰,深圳国学联盟会会长、南山区政协委员陈斌,智勇书院院长、深圳智勇心性太极拳研究院院长蓝晟,中学高级教师、南头中学语文科组长彭公瑾等六位国学大师。

  活动现场,六位嘉宾先后从三个方面讲述自己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解和建议: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智慧应该传承;二是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修学传统文化;三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同时还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结合时代条件赋予其新的涵义,真正做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位来自南山外国语学校的老师表示,在现场听取各位国学大师的讲述和讨论之后感到受益匪浅。南山能够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学文化沙龙,充分证明了南山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希望这样的文化沙龙活动在未来能够系统性、大规模地持续举办,彻底让国学研究和学习在南山蔚然成风。

  

 

  南山区教科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茹清平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局限于书斋之中,而应该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发挥其修身养性的作用。南山区有不少教育人对于传统文化都颇有研究和兴趣,然而苦于缺乏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南山教科研中心举办本次传统文化节国学沙龙活动,就是希望能为众多国学爱好者们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平台,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到自身思想中,进而传授给下一代的学生们,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南山生根发芽。

  扩展阅读:

  南头中学的前身是兴建于1801年的凤岗书院,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被称为“深圳教育的根”。国学教育是南头中学的精品打造项目,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国学教室,开设“国学修身”、佛学研究等课程,成立了首个学生汉服社团“惊鸿汉服社”,学生活动包括汉舞、礼仪、茶道、香道等。国学专家彭公瑾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国学与修身、教学的的研究,编写了《国学修身》教材,2014年暑假受深圳市海外交流协会委派,赴马来西亚参加沙巴中华文化青少年夏令营国学教学活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另外还受邀担任马来西亚沙巴中华文化教育学会顾问。

  1. [内容来源: 深圳新闻网首页]
  2. [内容作者: 深圳新闻网首页]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