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 资料图
红网长沙6月5日讯(通讯员 谢丰)当下“国学”成为热门话题,但什么是“国学”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中国的最高经典“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亦称“六艺”,既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现代人做人和立国的精神依据。从“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里面,可抽绎出五组价值理念: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这些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永恒性、普世性的价值理念。6月8日(周四)14:30—17:00,在长沙博物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为大家带来国学与六经的价值论理。
近代以来,“国学”概念的界定在学界频有争论,至今没有统一认识。但无论如何,走近“国学”始终都离不开经典的释读。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更是奠定了儒学的基本规模。那如何释读六经?六经中蕴含了哪些重要的价值理念?六经的释读又对认识“国学”有怎样的启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长沙博物馆合办讲座,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先生,开讲“国学与六经的价值论理”。
【讲座信息】
主题:国学与六经的价值论理
时间:6月8日(周四)14:30—17:00
地点:长沙博物馆一楼多功能报告厅
主讲人: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主持人:陈仁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博物馆
承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长沙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协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主讲嘉宾介绍:刘梦溪,1941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暨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着有《传统的误读》《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论国学》等。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