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论坛

江南蚕桑博物馆开门迎客 展吴地蚕桑文化特色
时间:2017-07-09 11:04:38  来源:中新网  作者:孙权  

   

江南蚕桑博物馆开门迎客展吴地蚕桑文化特色

 

  图为修缮一新的西漳蚕种场内景象。 孙权 摄

  8日,多年前停止生产、制蚕的西漳蚕种场经修缮后,化身江南蚕桑博物馆亮相无锡惠山区,对外展示吴地蚕桑文化特色。

  

依托西漳蚕种场而建的江南蚕桑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部分养蚕、制蚕工具。 孙权 摄

 

  依托西漳蚕种场而建的江南蚕桑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部分养蚕、制蚕工具。 孙权 摄

  西漳蚕种场原名“三五馆”蚕种制造场,始建于1926年,作为江苏省内历史最悠久的蚕种场之一,西漳蚕种场见证了江浙一带蚕桑业从传统家庭养蚕、作坊养蚕到走上工业化发展的历史。

  《无锡市丝绸工业志》中有记载,从泰伯奔吴教民栽桑养蚕算起,无锡地区养蚕缫丝已有3200多年历史,明清以来更兴盛于农村。早些年间,“村村种桑养蚕,镇镇设有茧行。”是无锡农村随处可见的景象。

  

图为部分养蚕、制蚕工具。 孙权 摄

 

  图为部分养蚕、制蚕工具。 孙权 摄

  上世纪20年代,无锡桑田数量达到18.24万亩,养蚕人家有14余万户、茧行达223家,储存干茧10余万担。彼时,无锡“丝码头”的美誉远播四方。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无锡蚕桑养殖业逐渐凋零、灭绝。西漳蚕种场作为支撑当地蚕桑养殖业的骨干企业,也在经历鼎盛之后停工息业。

  

图为蚕蛹。 孙权 摄

 

  图为蚕蛹。 孙权 摄

  2008年,西漳蚕种场旧址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工业遗产。后来,这个蚕种场一直正常经营,直至2014年5月陆续停产。

  为使江南水乡蚕桑文化景致再现,无锡地铁西漳站区近年来斥资1000多万元,维护修缮了西漳蚕种场,并据此规划建设江南蚕桑博物馆,同时在蚕种场内配套种植桑田40亩。

  

已经“上树”的蚕茧需要抽丝。 孙权 摄

 

  已经“上树”的蚕茧需要抽丝。 孙权 摄

  “此番对外开放的蚕桑博物馆,在展示吴地蚕桑文化的同时,也是为后人提供一份研究蚕种培育技术、蚕桑业发展史的实物依据。”江南蚕桑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养蚕爱好者来此参观、交流。

  

图为因为年久失修残损的楼梯,经修缮后投入使用。 孙权 摄

 

  图为因为年久失修残损的楼梯,经修缮后投入使用。 孙权 摄

  记者今日在修缮一新的西漳蚕种场中看到,蚕种场内两幢有90多年历史的老厂房经修整后成为江南蚕桑博物馆的“主阵地”,内设蚕匾、折簇、草龙、蚕筷等物,从蚕卵孵化到蚕蛹抽丝,生动了展示了“一条蚕”所要经历的一生。

  

周围市民“慕名”前来感受养蚕的魅力。 孙权 摄

 

  周围市民“慕名”前来感受养蚕的魅力。 孙权 摄

  “我家就这附近,平时我特别喜欢养蚕,今天来这里也是想看看以前人们是如何养蚕的,回去能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位10来岁的小女孩说,她今日是“慕名”前来参观江南蚕桑博物馆的。

  

图为一位小朋友在细致观察蚕茧。 孙权 摄

 

  图为一位小朋友在细致观察蚕茧。 孙权 摄

  据悉,修缮一新的西漳蚕种场内,有工业遗产保护建筑7幢,各单体建筑均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这些建筑中因年久失修而残损的门、窗、梯等部位,也经能工巧匠之手一一“复原”。(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孙权]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