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论坛

抗辽名将杨令公埋骨地打造杨家将文化小镇
时间:2017-07-25 16:55:27  来源:中新网  作者:宋敏涛  

   

抗辽名将杨令公埋骨地打造杨家将文化小镇

 

  图为现场工作人员讲解杨家将文化小镇。 宋敏涛 摄

  22日,“杨家将文化小镇”建设说明会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镇举办,该镇将凭借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令公)埋骨后土门楼村的史实,以杨令公广场为核心,整合遍布廊坊全境的杨家将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承接全球杨家将后人祭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内杨氏宗亲、专家学者对杨家将文化进行了现场研讨。

  香河县五百户镇后土门楼村位于京杭运河、青龙湾河中间,水土丰茂。据了解,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七月,杨业抗辽于山西雁门关,苦战于陈家谷,中箭被俘,押解进京途中绝食三日而死。辽军献杨业首级于萧太后,萧太后敬其忠勇,按辽人习俗火化尸身入坛,在京北密云古北口建杨无敌祠供奉。后杨业之子杨延昭(六郎)驻防鄚州(今任邱、霸州一带),派家将前往古北口盗骨,返程至香河县以南,因追兵甚急,将骨灰埋于运河岸边枣树林中,堆土门楼为志,今为香河县五百户镇后土门楼村,因距汉杨氏先祖杨球墓(今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八里,故未作迁移。至明朝,杨氏后人杨政一支因功封于河西务,意将杨业墓迁至河西务,经香河县令争取,迁至香河县城城门南。明万历、清康熙、民国三版《香河县志》均记载“杨令公墓在城南一里”。河西务杨家将后人保存的《杨氏族谱嫡长内谱》记载“墓在香河县南,距祖杨球公墓地八里,大枣树林中”,河西务杨家将后人所存碟谱记载迁墓县城南门。

  2014年,廊坊市成立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经过几年发掘,杨家将文化已成为廊坊市重要历史文化符号。2016年,廊坊市举办了首届杨家将文化旅游节,廊坊市的杨家将文化研究得到国内宋史专家及杨氏宗亲的认可。据悉,杨家将文化遗存遍布廊坊全境:三河市大郎台、香河县杨令公广场、广阳区许各庄杨家将历史文化村、永清县宋辽地下古战道、霸州市益津关、淤口关、文安县广陵城……目前已形成由北而南纵贯廊坊的“杨家将文化旅游产业带”。

  2017年4月,廊坊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与香河县五百户镇、后土门楼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以杨令公广场为核心的“杨家将文化小镇”。杨令公广场将竖起9.86米高的杨令公主雕塑——取其公元986年为国捐躯意,杨令公主雕塑及杨家将历史人物群雕、点将台等设施,将成为全球杨家将后人祭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大学学者杨立龙称,杨家将不仅是杨氏宗亲的精神图腾,也是中华民族的正能量的凝聚。中科院先秦史、甲骨文专家杨升南认为,人类历史五千年,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是文化贯穿其中,中国的文化根基是武不畏死的爱国与文不贪财的廉洁,杨家将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通过建设广场的形式留存精神、鼓舞后人,非常有意义。

  廊坊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会长杨万金表示,杨令公广场的建设引起了国内外杨氏宗亲及杨家将文化推行者的关注,项目开建以来,已收到76笔约计60万元的善款。杨令公主雕塑目前已完成设计,后土门楼村的街道、给排水、历史文化小镇也正在建设中,整个村庄将以宋辽时期风格进行“美丽乡村”改造,辅以农业采摘区、河滩林地休闲区,将成为京津之间历史文化寻根、乡村生活休闲的好去处。(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宋敏涛]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