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名联浸润养精神
时间:2016-08-26 09:15:19  来源:国学网  作者:  

  名联警句简短凝练,内涵隽永,是涵养底蕴文气,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以名联为镜,可以提升看问题的视角,拓展思维的纵深度,培养出高尚的追求、博大的胸怀和抵御名利权钱诱惑的浩然正气。

  上世纪60年代末,我读初中,是一名学习优秀、老师器重、同学喜欢的尖子生。“文革”期间,我被突然拐弯的时代列车甩出去,摔得晕头转向。正当自己抱定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时,偶然见到周恩来总理在南开读书时写下的那副“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的对联,如醍醐灌顶,幡然猛醒。于是,我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座右铭,借书读,找书读。在风雪怒号的塞外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在一豆油灯下苦读,手指冻得像小红萝卜。在百米井下当采矿工,一身油一身汗地大干之后,别人打扑克下象棋,我捧书一本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如今年过花甲,回首来路,有顺境、有逆境,有美梦、有噩梦,苦过、甜过,哭过、笑过,能做到心智不迷,方寸不乱,全赖了与书为伴,楹联浸润。

  在林林总总的楹联中,我最喜欢浙江宁波天童寺的那副:“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这副联讲的虽然是佛家定力,但充满了精深广博的人生哲理。能拨开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更是为人处世的真谛;可立定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更是不负初心、迎难而上的勇毅。人的一生所需要的并不多,想要的却太多。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熙熙攘攘的红尘,层出不穷的诱惑,拨不开就会被浮云遮望眼,浮躁焦虑,心散志衰,落进“悬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险境危途。拨得开,看得透,才能像曲院风荷,出淤泥而不染;如香山红叶,霜重色愈浓。任凭风吹雨打,始终智珠在握,方寸不乱。

  穿越历史天空,我们发现,无数仁人志士看重的正是这种定力。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秋瑾女侠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再到陈毅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清白做人,看重国家,看淡名利,看重气节,是历久弥新的文化标识,更是民族精神的印记。反观少数党员干部,也曾为国家和人民奋斗过,但最终在诱惑面前败下阵来,究其根源,就是丢掉了信仰,丧失了精神。精神不是虚无的,空洞的。它是一种担当,是一生的坚守,是需要用一辈子来兑现的承诺。它是“尚有雄心思马革,不因孤忿泣牛衣”,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是“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说到底,精神是不慕权力,不图虚荣的奉献,是勇往直前,砥砺笃行的进取,是共产党人朝夕于是,念兹在兹,立身立世的根本。

  “人其恒心,必有天助”。我们的天就是人民,忘记了人民,天就会塌。抗战胜利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横征暴敛,肆意侵吞民脂民膏,剑川古城西门外财神殿贴出一联:“失民心,挥鞭难回败局;握金宝,骑虎不能下山。”揭示了国民党必然失败的命运。以联为镜,以史为鉴,我们时刻不可忘记,党的根基、党的血脉、党的力量就在人民群众之中。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对使命的担当。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永远是共产党人不二的追求。

  1. [内容来源:国学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