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国学,可以涵养底蕴,于青少年尤甚。近年来,国学教育成绩斐然,成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培训班,师资无标准、教学内容杂,不同程度地存在哗众取宠和急功近利之嫌,甚至把“国学”当羊头,缺乏足够多的创意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如此一来,孩子学起来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潜移默化了。这也难怪为什么不少家长在孩子要不要上国学班这个问题上会犯难。那么,国学,应该怎样学?应该学点啥?
24日,一场特别的国学冬令营在省少儿图书馆开营。四场国学讲座,场场爆满,家长也好,孩子也罢,都是一脸的兴奋、一脸的期待,这是为何?原来,与一般国学培训不同,这里少了一分严肃,多了一分欢笑,处处洋溢着“魔幻”色彩。
在国学中融入魔幻元素
本次“魔幻国学”冬令营由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与金墨子(厦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是在国学中融入魔幻元素,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爱上国学。开营仪式上,福州钱塘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国学诵读、原创儿童舞台剧和历史名篇演绎等精彩的表演。
活动期间,作家宋别离、编剧贾东岩、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子鱼和台湾儿童戏剧人薛立宇,分别通过《左手国学,右手国术》《动漫电影中的魔幻元素》《魔幻三字经里的神奇世界》《跟薛老师说演逗唱》等专题讲座,演绎如何将魔幻、动漫、戏剧等元素加入传统国学,用说、演、画、武等生动而富有创意的形式展示经典国学,让参加本届冬令营的孩子们收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多元文化体验。
“将魔幻元素‘佐料’加入到传统国学中,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由此而亲近国学经典,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和‘仁义忠恕孝悌礼信’之德,滋养孩子的心灵。”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郑卫光介绍说,此次冬令营为公益性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与促进阅读推广。
国学,学的是一种情怀
本次冬令营之所以定位为魔幻主题,则源自福建少儿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套原创儿童文学系列图书——《魔幻三字经》。
哪怕是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契合当代孩子的特点。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这套图书以《三字经》为故事内核,将《山海经》中的奇花异草、飞虫灵兽化身为人,成为一个个性格鲜明、底蕴丰富的书中角色。这些角色穿梭在现代社会与魔幻世界之间,帮助书中的主人公在冒险中成长,也帮助小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国学、爱上国学。
活动现场,举行了《魔幻三字经》首发式。省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效东告诉记者,该书已申报国家“十三五”文化项目,全系列分为《好吃村的秘密》《森林里的魔音》《花园求救信》《危险的彩虹》和《冰雪暗客》等5册图书,春节后将在全国各地书店上架。围绕《魔幻三字经》,该社还将逐步开发绘本、动漫、影视、游戏、主题乐园及周边商品等,形成品牌化的文化产业链。
谈起创作,这套书的作者宋别离表示,写作过程中吸取了西游记元素。“我们的时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再要求孩子回到古代,用那个时代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努力把积极的元素、正能量的东西拿过来,做一个适应孩子的、活泼的国学。国学不是死记硬背,最终学的是一种人文情怀。”宋别离说,希望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进入国学,在玩乐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自己发现其中蕴藏的好东西,从而爱上国学。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