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收藏简牍最多 这家博物馆今成34家新增一级馆之一
时间:2017-05-18 06:26:47  来源:凤凰网  作者:凤凰网  

   

 

  图为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接受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今天为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天上午,“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暨北京地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厅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为今年新增的3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获此殊荣,保存千年简牍的长沙简牍博物馆至此荣耀升级。至此,全国一级博物馆数量共130家,其中湖南占有4家,分别为湖南省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长沙简牍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对各类对外开放博物馆进行的最高等级划分。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每三年开展一次,对打破以往博物馆单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等级的传统格局,引导博物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率,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次长沙简牍博物馆成功晋级,既是对该馆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工作的肯定,也标志着长沙简牍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类专题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成功晋级,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既是该馆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工作做出了成绩,也标志着长沙简牍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类专题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珍藏的走马楼出土的吴简向世界讲述了动人的三国故事。”昨日在简博展厅,一位参观者说。

  

 

  长沙简牍博物馆。  均为长沙简牍博物馆供图

  A.长沙简牍博物馆是收藏简牍最多的博物馆

  1996年10月,长沙市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平和堂商厦建筑工地出土了10万余枚三国孙吴简牍,数量超过了我国历年出土简牍的总和,其内容为三国孙吴长沙郡所属县(侯国)的行政文书,涉及司法、财政、赋税、户籍等诸多方面,填补了三国史料之缺,对深入研究三国孙吴时期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赋税制度、书法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被誉为二十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在古代出土文献资料方面又一次重大发现,被评为1996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出土简牍数量已累计达到20多万枚,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作为省会的长沙又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的城市,于是全球唯一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应运而生。

  除10万余枚举世无双的走马楼三国吴简之外,长沙简牍博物馆还收藏有1997年在长沙市五一广场西北角发掘的数百枚东汉早期简牍,2003年长沙走马楼J8井出土的2000余枚西汉早期简牍,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签牌、封检、漆木器和其他文物3500余件以及少量近年来征集入藏的历代文物和现代书画艺术品。

  正因为三国吴简的出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2000年长沙即立项兴建长沙简牍保护研究中心,2002年正式成立长沙简牍博物馆,2003年主体建筑竣工进入装修阶段,2005 年12月试开馆,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起免费开放,2010年简牍绿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

  国家文物局将湖南简牍保护列为国家重点文物科技保护工作,2004年3月批准实施由湖南省文物局组织编报的《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总体方案》。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吴简保护整理工作的专项经费达1465万元。

  B.走马楼吴简图书预计明年全部出版

  从1997年开始,走马楼三国吴简即开始了保护整理工作。2002年,完成10万余枚三国吴简清洗揭剥工作;2009年,完成76552枚有字简脱色拍照工作;2011年,完成全部有字简的脱水、修复、包装等工作;2012年,三国吴简被放入恒温恒湿的地下文物库房收藏;2015年,“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国家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结项验收。长沙简牍博物馆计划整理出版吴简图书十一卷、三十二册,近八万幅图版,约三百万字。目前已经整理出版了七卷、二十册,剩下的预计2018年以前全部出版。

  在长期的简牍科研保护工作中,长沙简牍博物馆总结出一整套符合南方出土简牍特点、操作流程严谨、有可靠质量保障的保护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简牍整理保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先后受邀参与了广东南越王宫博物馆汉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秦简、北大汉简、清华楚简、甘肃秦简、山东银雀山汉简的科技保护工作。长沙吴简的科技保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及文保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国简牍保护工作中起到了标杆和示范的作用。

  

 

  走马楼吴简被发掘后,立即进行保护和整理的第一阶段,即揭剥清理。

  

 

  工作人员进行揭剥前的绘图。

  

 

  经过揭剥清理、脱色拍照后,走马楼吴简进入保护整理的第三阶段:脱水保护。

  C.向世界讲述动人三国故事的窗口

  与此同时,有关三国吴简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吴简发现20多年来,历史、考古、文献、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探讨研究,出版了大量报告、专着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关于吴简的研究文章有600余篇;撰写的专着23部;以吴简为专题的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20余篇。从事吴简研究的学者人才辈出、成果丰硕,填补了三国史、简牍学研究的诸多空白。长沙简牍研究会、北京吴简研讨班、东京吴简研究会等专门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科研院所和文博单位都有专门研究吴简的学者。吴简研究逐步成了简牍学中的热门专题,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科前沿。

  在古老的《三国志》中,魏蜀吴的龙争虎斗,关于吴国的记载最为简略,随着长沙简牍博物馆的成立以及走马楼吴简成为一门显学,长沙简牍博物馆中的走马楼吴简一直在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三国故事。一些原本不会出现在正史中的,生活在长沙土地上的吴国人民怎样进行人口统计,吴国长沙人的性别结构、婚姻状况,生病的情况,以及长沙人吃喝玩乐的生活,一一都在简牍的研究中开始隐隐出现,这些仍有待学者们继续研究。而关于生活在长沙的将领们如何征讨湘中和湘西的叛乱,在简牍中也隐约出现了一场疑似的变法运动。如何让走马楼吴简更加清晰地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三国故事,长沙简牍博物馆一直在努力,它也吸引了世界上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爱好者一次又一次前往参观学习。

  1. [内容来源:凤凰网]
  2. [内容作者:凤凰网]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