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幼儿“背经”能懂几分
时间:2017-06-11 13:32:1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周华山  

  周末和朋友聚餐,一位年轻的妈妈介绍自己的孩子正在接受“国学启蒙教育”,并自豪地让四岁的女儿当众进行表演。小姑娘毫不怯场,摇晃着小脑袋脆生生地背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落落大方的表演引得现场一阵掌声。

  进餐间隙,小女孩显得很是活泼,吃了几口就在餐椅上爬上爬下,妈妈怎么哄也不肯再吃一口。妈妈无奈,便让女儿自己到一边去玩。小女孩在餐桌旁的麻将桌边一个人玩起了麻将牌,弄得哗哗作响,小女孩边玩还边大声念起了《三字经》。妈妈在一旁自豪地说:“瞧我这女儿,可喜欢国学了!”

  看着小女孩兴致勃勃的样子,我却陷入了沉思:孩子是真的喜欢国学吗?孩子知道自己念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现在学习“国学”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育机构开始跟风,打着国学教育的旗号给孩子灌输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孩子们会背诵几篇国学作品,便仿佛落实了国学教育。我曾经和一位老师沟通过我的困惑:让孩子们背诵这些内容,真的对他们成长有所帮助吗?那位老师信心十足地说:“古时候不也是这样教孩子的吗?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等孩子年龄大一点,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听着小女孩稚嫩的童音,看着麻将桌上的一片狼藉,我相信这位妈妈一定在教孩子背诵的时候没有将这些国学经典中蕴含的道理讲给孩子听,更没有将国学教育精髓融合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有的教育机构在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时,往往十分注重读、背等外在教学形式,忽视国学内涵的教育渗透。我认为教幼儿学国学时,侧重点不应是空洞的读、背,而是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将国学中的经典故事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展示,将国学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述,再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引导,通过生活实践达到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人们的教育观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代人更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国学中有的内容恰恰与现代人的教育观相悖。例如“卧冰求鲤”“割股疗亲”等故事,用牺牲健康甚至伤害自己的方式来体现孝道,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应该是难以理解的。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时,更应该辩证地告诉幼儿,这种精神值得推崇,但如何体现孝道,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在国学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谨慎选择教育内容,才能达到国学育人的目的。

  国学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毋庸置疑会有良好的影响,但千万不可让国学教育流于形式,更不可不管不顾幼儿发展特点进行“填鸭式”教学。(作者:周华山,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二幼儿园)

  1. [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 [内容作者:周华山]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