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文化的传承乡愁的守望 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7-07-21 17:35:14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王丽媛  

   地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人民群众的情感寄托。我国地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日下午,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旨在研究探讨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与对策。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副主任、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李伟等出席座谈会。

  李春林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几乎每天都有老地名消失,新地名出现。在地名快速更迭的时代大环境下,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

  地名安放着乡思乡愁。古人常以籍贯、居住地等取号自称,以寄托思乡之情。李伟在讲话中强调,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张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高度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15年3月,光明日报社曾与民政部合作,联合推出“地名的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系列报道和“寻找最美地名”活动。2016年10月,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光明网承办的“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活动启动。各级地名普查办广泛动员、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截至12月底,共收到3600余份参选作品。

  经专家评议、网络投票,《神山——博格达》《“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白帝城》等5篇作品获得一等奖,《一个叫“爨”的村庄》《太子河——“荆轲刺秦”的衍流》等10篇作品获得二等奖,另有25篇作品获得三等奖、60篇作品获得优秀奖,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等6个地名普查办获得优秀组织奖。座谈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中国地名不计其数,地名故事不胜枚举,获奖作品毕竟有限,但我们还是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保护和传承传统地名文化尽一份力。”获奖作者代表杨波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认可。

  座谈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科学》编辑部主任牛汝辰,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孙邦平等专家学者和获奖作者代表还围绕“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话题展开探讨。

  1. [内容来源:中国孔子网]
  2. [内容作者:王丽媛]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