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首届拉卜楞藏学论坛探讨藏人文化自信
时间:2017-08-14 17:46:18  来源:中新网  作者:南如卓玛  

   

首届拉卜楞藏学论坛探讨藏人文化自信

 

  8月7日,首届拉卜楞藏学(高级)论坛在“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所在地甘肃夏河县举行。 南如卓玛 摄

  “藏民族曾经在文化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但这光荣传统已成过去。”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丹珠昂奔7日在甘肃表示,历史的宗教文明必然走向科学文明,藏学需更新知识、观念和方法,发展成科学性和现代性的藏文化。

  当日,首届拉卜楞藏学(高级)论坛在“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所在地甘肃夏河县举行,国内知名藏学专家和学者,及甘南州政府官员共同探讨拉卜楞寺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新发展、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繁荣等研究内容。

  拉卜楞文化植根于拉卜楞寺,拉卜楞寺的宗教、艺术、文化遗产都是各种文明碰撞融合所形成的文化创造,构建了继西藏拉萨之后的第二个藏文化中心。

  “在文化上,我们有未来吗?”丹珠昂奔回答:有。他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推动文化自信。当前,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要用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提升为世界级的现代藏学文明。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以《拉卜楞地区红色生态旅游的研究》为题作报告时表示,甘南旅游是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宗教旅游。“山山水水,弄清楚我们的潜力在哪里”。他说,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才有自信和信心,藏学发展不但要传承藏族优秀文化,还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改造自己。

  “传承和保护是第一,官方要重视拉卜楞藏文化抢救和保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华从拉卜楞寺的创建讲起,提出出版拉卜楞寺寺主活佛嘉木样传记,深入挖掘拉卜楞文化,传承好基础上再发展和进步。

  中共甘南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雄表示,近年来,该县为增强文化自信,挖掘弘扬拉卜楞优秀文化,研究形成了拉卜楞文化丛书、拉卜楞民俗文化、夏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河文物志等一系列文化成果。本届论坛将推动拉卜楞文化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扎西草表示,夏河拉卜楞寺在历史的演进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可以与敦煌文化相媲美的拉卜楞藏文化,承载了民族的记忆,阐述了雪域民族禀赋、特点和精神,本届论坛举办既是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更展现甘南藏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弘扬和传承拉卜楞寺藏文化。(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南如卓玛]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