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之韵

新语:护好岩石上的人类悲欢
时间:2016-07-23 05:47:43  来源:国学网  作者:  

  没有任何意外,“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一项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在已有的上千处世界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有30余处。目前已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考证,这些遗留在岩石上洞穴内的画面至少已有三四万年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它们更像是童画作品,散发着童年时代的人类所有烂漫的观察与思考,是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的最真实的书写。成为世界遗产的那些岩画,更是杰出典范,它们或者和自己的环境一起构成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向我们解释艺术的起源;或者是已经消亡的那些文明遗存的天书,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密码。中国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此之前却没有一处成为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弥补了这一缺憾。

  让世界遗产委员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花山岩画”的选址。岩画绝大部分都选在临江或江水拐弯处,巨大的崖壁是天然的画板,巨大的画幅倒映在江中,再加上河流沿岸平坦开放的台地,形成了岩画与山水相互依存的真实的空间关系,而且2000余年中,这样一种“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基本未被破坏过。

  仔细观察世界各地的岩画类世界遗产的位置,大多体现出了因地制宜的特点,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或一致性,但确实又显示出人类有意识的选择。如蒙古的阿尔泰山脉岩画群,要么朝向东向的河流,要么朝向位于群组中心的圣山。纳米比亚的特威菲尔泉岩画,在难以企及的石面上或靠近锋利断面的地方都雕刻有人类脚印和动物足迹,而且岩画数量会随着与泉水的距离远近而逐渐变化……这些有意识的选择,几乎使岩画本身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风化、侵蚀等灾病减少到了最小。但成为世界遗产后,这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地方会成为人们猎奇的对象,今后,“花山岩画”也将面临同样的考验。

  2014年,法国的肖维·蓬达尔克洞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代什省的洞穴,因洞壁上绘有上千幅史前壁画而闻名。基于保护岩画的需要,法国政府并未开放公众参观游览,但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政府在附近地区建造了一个仿造的洞穴,复制了大致相同的壁画,供观众参观。这个办法也许值得推广。

  武装冲突、气候变化、环境危害和社会经济压力不断增加等因素,对世界遗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从未消失。但一年一次的世界遗产大会,至少都重申了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而如何创新和有效地把遗产保护融入我们的生活,则是一张永远的试卷。

  1. [内容来源:国学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