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岁起,她就是街坊四邻称道的孝老敬亲好少年,直到现在她已经53岁。沈阳市文明办供图
从6岁起,她就是街坊四邻称道的孝老敬亲好少年,直到现在她已经53岁,这么多年来她都始终如一地照顾着身边的老人,从自己的姥姥,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到赡养自己年迈的父母,她就是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的爱老敬老的好人刘芳。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刘芳多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尽心竭力赡养年迈的父母,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邻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她6岁时,姥姥由于患上眼疾,眼睛渐渐失明,白天父母上班,刘芳就陪姥姥晒太阳、挠痒痒,中午给姥姥热饭、刷锅洗碗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渐渐长大的她,开始帮助父母操持家务、打扫卫生,放学后生炉子做饭,并承担起照顾姥姥的生活起居,还经常给姥姥讲一些身边发生的开心事,使得姥姥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心里是敞亮的,直到姥姥在她家去世,那一年姥姥95岁。
母亲从小就教导刘芳,对待老人“顺者为孝”,公婆岁数大了,话多唠叨是经常的,老人没有恶意,她也不和老人计较小节,总是随着老人的心意,所以结婚多年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2009年,婆婆因常年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一下班就急急忙忙买菜做饭,喂汤喂药,端屎端尿,洗脸擦身,隔三差五给婆婆洗澡、换衣,让老人随时干净清爽。老人卧床三年,从未得过褥疮,她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老人开心快乐,度过晚年。
近年,父亲因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刘芳又开始照顾年迈的父母。有人说:孝敬老人最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尽管有的时候她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有时瘫痪的父亲会无缘无故地的耍脾气,小脑萎缩的母亲也经常性情暴躁,但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办法把父母哄开心,她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难能可贵。
她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孩子,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孩子才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素简单的话语,却孕育着大道理。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