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莫文蔚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宗教文化

7月8日 原苏州西园寺方丈明开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时间:2019-07-08 10:33:5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  

   编者按:明开老和尚幼年孤苦无依,17岁在杭州昭庆寺出家,同年受戒。曾经以身护寺护经,被打成双耳失聪致残,而经书等珍贵文物和众多殿堂佛像,终于完好的保存下来。西园戒幢律寺由此成为苏州市唯一一座基本没受到破坏的寺院。今日恭逢明开老和尚圆寂纪念日,顶礼怀缅明开老和尚!南无阿弥陀佛!

  明开老和尚,俗姓徐名德贤,浙江绍兴人。幼年孤苦无依,17岁在杭州昭庆寺出家,同年受戒。

  少年时代的明开老和尚,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好好地做个和尚,多念经,超度父母。他以惊人的毅力,四方参学,哪里可以读书念经,他就到哪里去。先后在常州天宁寺学戒堂、宁波观宗寺法学社,熟读儒家的四书五经,更钻研佛教教理教义、仪轨戒律等。经过五年的苦读,终于在1930年考入了闽南佛学院,一度师从太虚大师。三年深造后,1933年至1938年又怀着精进的愿望,到宜兴海会寺阅藏,于吴县穹窿山大茅蓬习禅,打下了深厚的学问与实证根基。

  明开老和尚1939年来到苏州,在苏州市内各大寺院讲经说法。1956年驻锡西园戒幢律寺,被选为寺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恢复方丈制,又被推举为方丈。明开老和尚本是曹洞宗系,任方丈后,却不因循守旧,敢于革除旧弊,极力主张选贤任能,把衣钵传法的寺庙成为十方选贤的丛林。他的做法得到了教内有识之士的普遍赞许。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作出规定:凡是开放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佛教寺院一律建设成为十方丛林,管理人员由僧众推选担任,五年一届。在寺务管理上,凡是重大寺务活动都须经过执事会议评议通过。可以说,先于这套规定出台前数十年,在明开老和尚主持寺务的阶段,戒幢律寺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在教内率先步入了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轨道。

  1966年,明开老和尚在危急情况下,一方面把文物室的各种文物立即收藏起来,其中最珍贵的36件,秘密移交给市文管会保管;一方面把主要殿堂和藏经楼全部封了起来。他亲率僧众,日夜巡逻,严禁外人入内。明开老和尚以身护寺护经,被打成双耳失聪致残,而经书等珍贵文物和众多殿堂佛像,终于完好的保存下来。西园戒幢律寺由此成为苏州市唯一一座基本没受到破坏的寺院,为日后本地区的佛教振兴贡献出巨大的力量,明开老和尚厥功甚伟!

  明开老和尚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及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任职期间,狠抓人才培养,强调“庙要像庙”、“僧要像僧”。在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之后,佛教事业百废待兴,而这时的佛教界却几无僧才可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明开老和尚在1982至1985年期间先后传授了两届三坛大戒,老和尚为得戒大和尚,共176人具足,解决了当时寺院急缺僧人的问题。1983年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一届毕业典礼上,老和尚开示:“急切需要一批有文化、有佛学知识的年青僧人来接班。”老和尚一再强调:“寺庙应以和尚为主,庙是和尚的家”,“把庙管好,有利于为四化服务”。

  明开老和尚身居戒幢堂上多年,久有让贤之意,怎奈众人力阻,未能如愿。1994年4月,老和尚终因积劳成疾,不堪重荷,得以退居,嘱安上法师接任方丈之职,并付众议通过。同年7月8日,明开老和尚安祥示寂,世寿86岁,僧腊68年。

  明开老和尚的一生,正如茗山长老在《明开法师颂》中所说:“自利利他,精进不懈;爱国爱教,僧伽师范。”愿老和尚的嘉言懿行、爱国爱教的精神,常驻人间,嘉惠后学!

  1. [内容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