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宗教文化

佛教故事:午睡是“痴”的表现吗?
时间:2019-07-23 21:04:0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  

   编者按:在生活中,“痴”有哪些表现?午睡是否是“痴”的表现?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在生活中,“痴”是非常常见的行为,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更注重表面功夫。比如用语言标榜自己的性格,却很少反省自己人格中的不足之处;看待问题时只看表象,不注重一个事情的内在本质。所以想要摆脱“痴”,首先要锻炼向内观察的心,培养自己内在的智慧,完善自己的品格。

  摆脱“痴”的第一步,需要更多地由外在对财貌名利的注重转向对内在人格心态的注重,不仅仅停留在外表呈现的观察与用功,也更多地锻炼向内观察敏锐的心、培养自己内在的智慧、完善自己的品格。

  有一次,外道萨遮迦向佛陀问道:“您已经证得正觉,那您会在白天睡觉么?”

  佛陀答道:“在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当乞食结束后,我都会以右胁的姿势保持正念地小睡一会儿。”

  “有些沙门和婆罗门认为这样做是痴的表现。”

  “痴还是不痴,可不是以午睡来看。

  痴,是指没有脱离烦恼杂染,导致未来仍受困于无常变化之苦。

  不痴,是指已经断除烦恼杂染,未来不再受困于无常变化之苦。

  而不痴的人,已经真正了解烦恼杂染的真相,并断除了烦恼杂染的根,就如被斩断树茎内芯的棕榈树一样,不能再生长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南普陀寺

  1. [内容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