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宗教文化

圣严法师:如何获得快乐?答案看这里!
时间:2019-08-09 08:20:44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测,认为自己的层次很低,根本达不到菩萨的标准。因此,他们遇到我时总是说:“师父,因为您的修行境界已经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萨道!”

  其实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行菩萨道并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空口说白话或是高谈阔论。事实上,每个人只要愿意尝试,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乐。

  解脱的快乐并不一定要等到彻底解脱时才能得到,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每走一步就会有走一步的快乐,而且一点都不是勉强得来的。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数职、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们能够负担起各方面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这是因为当我们做事时,如果能抱着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的态度,一心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尽责、尽心,丝毫没有想到背后的目的,就能够无私地付出,并体会到快乐。否则,如果总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献、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里老是想:“我付出这么多,而上司从未考虑提高我的待遇和升迁!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情绪反而会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献、实践、尽责,就像俗语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结果没预期得到的东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来毫不费工夫。这就是菩萨精神,也是解脱的快乐。

  尽责任就是默默耕耘,至于会有什么收获,自然“老天有眼”。所谓“老天”,其实就是“因果循环”,如果我们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缘尚未成熟,那就继续努力吧!所谓“水到渠成”,水总是会来的,如果水还没有来,就表示目前时机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开渠。如果能这样想,得到成果时既不觉得意外,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没有得到,也会知道是因缘还未成熟,而不会感到气馁。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不为追求任何目的,只为奉献而奉献,这种精神本身,就能为自己带来解脱的快乐。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来自伟人们“为奉献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后世对他们的歌颂和赞叹,但如果他们当初仅仅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成功的。

  总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而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奉献,我们就能够在其中得到快乐。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菩萨道的解脱之乐,一定要在解脱以后才享受得到,在还没有解脱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乐。

  1. [内容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