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专家评审

王冼平
时间:2016-02-03 15:50:56  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作者:  

   

      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总导演,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

  执导过多部文艺节目及晚会,如:《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副导演),为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举办的十四国电视联播《空中彩桥》,建国4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祖国万岁》,1997香港回归大型电视报道活动等。先后曾任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制片人、主编,《民歌·世界》栏目总制片人。

  评说春晚

  观众们以为,21世纪的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似乎应该比往年更热闹。但总导演王冼平异常平和地说,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台晚会,这和年夜饭、出行、庙会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过年民俗中的一部分,不能把这台晚会的作用夸大到不切实际的地步,以至于违背艺术规律去追求达不到的效应。今年春节的晚会,就是要营造愉悦、祥和、欢乐、热烈的过年气氛,尽量多出好节目,尽量让广大观众满意。

  说起参加演出的演员阵容,王冼平用“一个都不能少”进行了形象概括。观众熟悉和喜爱的名角演员,从姜昆到赵本山,从到彭丽媛,都“应有尽有”。如果说今年的晚会有什么创新的话,一是注重了“边缘节目”的开发,如儿童动效剧《今天我当家》,全是孩子来演,难度大,形式新;二是选定了一部分有浓郁亲情的歌曲,如《想起老妈妈》、《亲爱的中国,我爱你》等,“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一年四季忙里忙外,就为了这个家……”这些歌词很打动人,观众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情;三是增加了新鲜别致的节目,如八个女子组成的击打乐队,能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打击乐队与国际乐坛的接轨。

  节目出新招

  王冼平曾经学过四年戏曲专业,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组织能力,在中央电视台工作18年的导演经历,其经验和才华正在被观众认识。采访结束时,王冼平又透露出一个新的消息,那就是已决定把往年3月份举行的“春节晚会最佳节目颁奖晚会”提前到正月十五,与元宵晚会同步进行。这样既适合于观众的节日心态,也使春节数台晚会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由此可见,王冼平确有自己的主见与谋略。节目如何出新?导演王冼平表示,2001年的晚会与往年相比,一个显着的不同就是,伴舞大大减少了。这不仅节约了资金,还减少了电视画面的繁杂。往年,伴舞的歌舞团提前两个多月就入住节目组,不仅费用支出高,到现场直播时演员也不是最佳表演状态。今年则改为外地歌舞团在当地进行排练,导演去当地进行工作。此外,直播现场不再领掌,让现场观众发自内心地笑。 晚会是否还起用某几位“老面孔”的主持人呢?王冼平正色回答:“用哪个人做主持人,是要根据整台晚会结构、内容的需要来定,而不能单单依照观众是否喜欢哪个人来选。” 王冼平说,既然叫“联欢”晚会,老百姓看了“乐”才行。语言类节目多,老百姓看了才会“乐”。例如小品,只要赵本山、宋丹丹、黄宏、蔡明等笑星住台上一站,就会有“乐”的效应。晚会追求“热烈”而非“热闹”,注重作品的格调和含金量。在内容上晚会将更贴近百姓,“口号”也会大大减少,让老百姓感觉到晚会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前两年春节晚会推出《常回家看看》,内容简单,可是被广为流传,这说明了老百姓需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作品。她认为:春节联欢晚会本来就是一台时间上超长的晚会,长达4个小时的节目本身就不是正常的,观众也就不会正常收视。作为总导演,不必刻意追求晚会的收视率,而要注重观众的满意率。只有把观众当成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了解他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真实想法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才能导演出一台好节目。在那种时候,亲情、友情、爱情对所有人都很重要,所以晚会也力求抒情,让人在高兴之余有所回味。

  主要作品及所获荣誉

  歌舞片《黄河的故事》荣获第三十四届亚太联文化娱乐大奖

  获得两届“星光奖”优秀导演奖;

  连续十五届获“星光奖”;

  获第二届“中国双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光荣称号;

  国庆35周年天安门烟火晚会;

  音乐专题片《中国古典诗词音乐》;

  《周末文艺》栏目;

  首届国际艺术节(深圳);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副导演);

  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举办的14国电视联播《空中彩桥》;

  建国4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祖国万岁》;

  迎接世界妇女大会大型文艺晚会《大地之春》;

  第二届中日歌会《为了和平》;

  1997年香港回归大型电视报道活动、天安门大型群众联欢晚会;

  自1996年出任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制片人、主编后,已策划制作了“中外名家名作”系列(24集)、“江、河、湖、海”系列(16集)和“百年经典”系列(40集)等;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文艺晚会总导演。

  出版书籍 《原生态民歌集》上、下

  《中国民歌》(全6册)

  《民歌博物馆》

  《亲历民歌之旅》(民歌中国丛书)

  《声音博物馆》

  《民歌故事集》(上下册)

  1. [内容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上一条:黄一鹤
下一条:陈 铎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