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我的长辈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凡人善行托举精神高地
时间:2019-04-24 09:25: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原标题:凡人善行托举精神高地(暖闻热评)

  【人物】捐赠者“李记”许惠春

  【故事】今年3月20日,安庆石化88岁的退休工人许惠春因病去世。子女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一沓厚厚的汇款单,署名“李记”。29年来,一笔笔署名“李记”的匿名捐款寄往受灾地区、困难家庭,但“李记”是谁、在哪里等谜题始终没有解开,直到许惠春老人去世。

  【点评】

  28张汇款单,捐款总额近6万元,这对于不那么富裕的普通职工而言,不是一个小数字;面对单位的一次次找寻、表彰,朴实的老人始终没有露面,直至去世也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许惠春老人用默默无闻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凡人善举、什么是无私大爱。

  不图名利、奉献爱心,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易。在许惠春老人留下的汇款单中,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1993年的一次捐款达两万元,当时厂里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不到两百块,这笔钱是牙缝里一分一厘省下来的;2016年向安庆民政局捐赠最后一笔5000元时,老人刚刚出院,走路都不太方便。最是细节动人心,他坚定地选择帮助他人,自己节俭再节俭,帮助他人时无私再无私。

  点滴爱心汇聚社会暖流,像许惠春老人这样的平凡之善有很多,滋润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天津的白芳礼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用蹬三轮挣来的钱资助近300名贫困学生;武汉的退休老人马旭,把毕生积蓄捐赠给了家乡木兰县,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自己却住在不起眼的地方,生活简朴;百岁老英雄王福昌,一件中山装穿了40年,不仅把全部积蓄捐献了出去,还在去世之后将遗体无偿献给医疗事业……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地,就是由无数凡人善举共同托举的。

  精神传播万家、恩泽后代。对许惠春儿女来说,沉甸甸的汇款单是老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永远珍藏并世代传承。其实,老人的精神品格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财富,在学习致敬的同时更应身体力行、发扬光大。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网言网语】

  平凡的老人,高贵的人格。慈善不炫耀,善心更厚重。

  ——@畅叙木易

  最难得就是一辈子做好人,致敬爱心满满的老爷子。

  ——@陈言

  1. [内容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呵护孩子的童年时光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