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莫文蔚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九江爱心市民设立助学基金不留名
时间:2019-07-03 09:00:58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  

   慈善公益报从2017年9月开始,一个充满爱心的助学基金在九江慈善总会设立,它叫善励助学基金。两年来,每到新学期开学,江西省九江市区域内的一些家庭困难的中学生和1名正在读小学的孤儿,都会收到1000元的助学善款。基金设立之初资助20名孩子,第二年增加了20人,外加一名孤儿。《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九江市慈善总会了解到,2019年2月春季开学前夕,41名孩子,41000元助学善款,通过九江市慈善总会全部发到了学生们手中。而设立善励助学基金的先生不愿留名,两年来一直在坚持,而且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他默默助学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默默奉献为了41名寒门学子

  “庐山市21人、都昌10多人,这个专门的文件夹是善励助学基金资助的孩子们的信息,为了把善款及时发到学生们手中,我们在每个信封上都写上好心人的电话,叮嘱学生们领到钱后,一定要打电话或发个信息,这也是设立该基金的好心人唯一的要求,两年来,哪怕工作再繁忙,我们也把这个细节做好。”提起善励助学基金,九江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凝聚满满的爱和正能量的故事,值得弘扬”。

  爱心润物无声,帮助不求回报。九江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一位先生来到市慈善总会,说出了自己想资助一批家庭贫困的中学生的意愿,在孩子们求学路上助一臂之力。遵照他个人意愿,设立了善励助学基金,两年时间,资助人数不断增加,目前该基金共资助九江地区40名单亲贫困家庭中学生,每学期资助1000元,分别于3月初、9月初发放到学生手中,每名贫困生全年共资助2000元。此外,还有瑞昌横港镇一名10岁的孤儿,由于父母意外双亡,年迈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虽然孩子尚在读小学,也得到了善励助学金的资助。孩子的奶奶说:“每学期开学,我孙子都会领到这笔爱心款,虽然我们不知道资助的那位好心人是谁,叫不出他的名字,我们还是要向他道一声:‘万分感谢!’”

  小额冠名基金让慈善人人可为

  截至目前,善励助学基金已给学生们发放助学善款8.1万元,受助的中学生高三毕业当年,基金一次性资助3000元后,就算完成一个孩子的全部资助。九江市慈善总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说:“每年我们开展的‘爱满人间慈善助学’活动,资助了一批又一批即将步入大学的寒门学子,众多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这一助学活动,已经成为九江德化之地的一张慈善名片,其中也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善励助学基金,是爱心人士个人设立的小基金,通过小基金平台,一位位爱心人士将滚烫的爱心传递给了孩子们。《慈善公益报》记者获悉,为推动九江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早在2011年,九江市慈善总会为个人(家庭)和小企业的广大爱心人士专门设计了爱心小基金的捐赠方式,旨在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让爱心无处不在,慈善人人可为。设立爱心小基金的消息传出后不久,该市慈善总会就收到了一位以个人(家庭)名义捐赠创始基金200元、并以每年捐款1000元冠名设立的“幼淋助学”爱心基金,资助孤残儿童完成学业,这是九江第一个设立的小额冠名爱心基金。

  近年来,为更好地搭建爱心捐助平台,让普通百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善事,使“我慈善,我做主!”成为现实,九江市慈善总会专门推出了小额冠名爱心基金设立办法。凡个人或家庭一次性捐赠500元发展基金,且每年捐款不低于1000元,即可设立以个人(家庭)名字冠名的小额爱心基金。基金设立的同时,捐赠人可以选择该市慈善总会已有“安老助孤、助学支教、慈善助医、扶危济困、赈灾救难、公益建设”等慈善项目,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爱心基金的使用方向。市慈善总会收到第一笔500元捐赠款和申请表格后,即为捐赠者设立小额冠名爱心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实行零成本管理,并保证捐赠人的信息安全,同时,及时向社会公布小额冠名爱心基金捐赠及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1. [内容来源:慈善公益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