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莫文蔚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公益

“英爱颐年”优秀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审核完成
时间:2019-07-09 09:39:33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  

   近日,“英爱颐年”2019养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大赛已完成项目申报与项目审核工作,正式进入优胜项目公示与执行阶段。该项目由英格索兰与广州市志鲲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和众泽益公益发展中心作为第三方督导机构监督指导,多位行业专家协助支持,旨在面向社会公益组织选拔优秀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探讨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新模式,并进一步支持养老志愿服务的行业发展。

  大赛邀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部兼联络部部长代恒猛、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张俊虎、北京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艳蕊等多位行业专家,携同主办方、第三方督导机构代表组成专家评审团,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原则,从项目公益性、创新性、实践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对入选项目进行打分。同时,线上投票通道也于6月17日正式开启,全面保证评选的公开、公正与公平。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北京、上海的六个项目以创新的服务内容、较强的实践性和复制性、较高的志愿者参与度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脱颖而出。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部部长兼联络部部长代恒猛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养老保障、养老服务等问题接踵而来并向社会发起了严峻挑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让老年人安心度过生活有保障的幸福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此次大赛的六个优胜项目,通过改善老人的身体健康、文化生活、精神世界与社会参与度,有助于提升老人的幸福感,有体面有温度。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能够让更多人关注、支持养老志愿服务,进而推动养老行业的发展。”

  北京地区的优胜项目精准聚焦老人精神文化与健康生活的需求,致力于提高其生活品质,并进一步引发更多人关注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其中,北京市通州区精尚社会工作事务所申报的“颐年志愿助老烛光行动”,通过实施“颐心、颐身、颐境、颐神”的志愿助老行动,以简易、可行、系统、有效的服务方式,用“微力量”撬动“大慈善”,将微微烛光照进阴暗角落,在敬老院开启颐养天年之篇章,提升最底层、最困苦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北京童馨残障康复促进中心申报的“匠馨益梦老年人文化艺术互助汇”则针对社区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开展特色“3+”文化普惠服务,即建立耆老互助汇、组建耆老互助志愿服务联盟、启动耆老互助惠民公益行的方式努力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而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风之彩分会申报的“和谐乡村梦,人道博爱情”以扶老助残帮困为重点,深入革命老区向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包括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爱心陪伴等在内的多样化志愿服务,让更多人关注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弱势群体。

  上海地区优胜项目在创新性、公益性上表现亮眼。项目通过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激发老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同时向公众弘扬“尊重老人、走近老人、接纳老人”的社会价值观。来自上海普陀区邻享家社区发展中心的“如影相伴”项目,创新性地提出老年群体“陪伴式学习”理念,以摄影活动为载体,通过手机摄影的方式相互交流,增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频率,满足老年群体的学习和社交需求;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申报的“记忆厨房——和认知症长辈一起做烘培”,通过志愿者参与设计专属烘培食物品牌与包装,与老人共同制作烘焙食物等陪伴服务,帮助社区老人预防或控制认知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老年人自主生活的能力和认知功能;而上海畅炯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申报的“Music Care”音乐照顾,是一种身体活化的媒介与心灵成长的催化剂,适合自理、介入帮助、介入护理、失智失能等不同身心状况的中高龄长者参与,通过手、眼、脑的协调与配合,让长者身心愉悦的同时在音乐中重新发现生活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

  1. [内容来源:公益时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