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民政厅对口帮扶的晴隆县紫马乡新洋村与省内一家龙头企业签下了月销千吨资料的合作协议。
新洋村地处晴隆县南部,是贵州的深度贫困村。为帮助该村脱贫致富,2015年以来,省民政厅从厅机关陆续抽调3名工作人员,作为该村第一书记持续帮助新洋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新洋村是一个以青贮饲料(巨菌草及青贮玉米)为主打产业的行政村,饲料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年产量在6千余吨,覆盖贫困户607户1970人,年销售额在300余万元。为支持村合作社发展进而带动贫困户增收,2018年,省民政厅投入60万元为新洋村建立了储存饲料数百吨,年加工能力万吨级的饲料加工房,加工房于今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了加快扶贫攻坚脚步,省里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厅领导每月至少要到帮扶县一次以上,开展工作调度并协调相关工作。”贵州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省委组织部尽锐出战要求,认真研究并选派机关人员到贫困村挂职第一书记,对处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员,不断压实其工作责任。
有了厂房和饲料只是第一步,最为紧迫的就是打通销售市场。今年6月25日,省民政厅厅长彭旻、副厅长杨亚军带队再次到紫马乡新洋村调研产业发展。在得知百吨的饲料还未销售出去时,彭旻立刻嘱咐省民政厅驻晴隆县三宝乡的工作队负责人及在新洋村挂职的第一书记史册,要充分利用三宝乡优质企业多,前期合作基础好的优势,帮助新洋村实现资源共享做好产销对接,新洋村第一书记以省民政厅经办人员名义找到公司负责人,与村支两委积极配合,经过多方认真分析研判,省民政厅助力新洋村与在三宝乡发展养牛产业的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进一步为双方今后产销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洋村青贮饲料在土地流转,资金入股、耕种、采收等环节共覆盖本村村民607户1970人。据初步估算,通过省民政厅搭建的长期销售合作平台,仅在今年年内,青贮饲料产业覆盖的所有村民及村合作社,将在土地流转、饲料耕种采收及资金分红等方面,共计获益250余万元。
新洋村第一书记史册告诉记者,青贮饲料作为新洋村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到贫困群众脱贫和下步乡村振兴的实现,现在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我们可以考虑扩大再生产,将产量突破万吨大关,使项目能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销售收入再翻一翻。
为百姓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助力新洋村脱贫攻坚,仅是全省下好扶贫这盘棋的缩影。据了解,贵州省近日又启动了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将实施更精准有效的措施。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令》要求,此次脱贫攻坚决战行动将从7月持续到12月,重点围绕深度贫困、产业革命、两不愁三保障、减少贫困人口、贫困县出列等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发起“决战攻势”。目标是:确保实现2019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万人以上;有脱贫任务的19个非贫困县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已脱贫摘帽的33个县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
对此,贵州省明确了多项具体行动。如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要求有效解决义务教育保障突出问题,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排查出的辍学学生全部复学。同时,要求年内全面完成剩余台账内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同步完成改厨、改厕、改圈,切实解决“人畜混居”问题。整治30.6万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同时精准选择脱贫产业,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小、散、弱等问题,并精准规范利益联结机制。
新闻网站: